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民国时期的老宅,改造成极具创意的院落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民国时期的老宅,改造成极具创意的院落

引用
网易
1.
https://www.163.com/dy/article/DAVPLGRF0517OARD.html

在北京前门附近的一片传统商业街区中,隐藏着一个名为“叠院儿”的创意建筑改造项目。这座占地约500平米的建筑,原是一座具有民国特色的四合院商业用房,经过精心改造后,成为了兼具公共活动与居住功能的混合业态空间。


“叠院儿”外观


这座建筑在改造前已经整体翻建过,院内没有门窗和墙面,只保留了粗犷的木结构梁柱。据说这里在民国时期曾是青楼,建国后又转变为面包坊,翻建之后就空置下来。


传统建筑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呈递进式的院落布局。设计团队受到这种“多重叠合院落”的启发,将原有的内合院改造成“三进院”,以适应从公共到私密的功能使用模式,并在喧闹的胡同街区中营造出宁静、自然的诗意场景。





“叠院儿”重新梳理了新与旧、内与外、人工与自然的关系。设计团队局部拆除了南侧房屋屋顶,在室内空间与街道之间退让出第一层庭院;同时在南北房屋之间新加入一座坡顶建筑,并以两层平行的庭院将新与旧相互分隔。三层庭院让所有的室内空间都能有竹林与阳光相伴。





空间之间彼此分离又相互透叠,带有雾化图案的玻璃墙面犹如叠嶂一般,进一步强化了半透明感的空间效果,实现了由外至内不同空间场景和生活情境的叠合并置。






房屋的使用模式跟随着三层庭院,自然产生由开放向私密的过渡关系。南房布置了接待、餐厅、酒吧、厨房、办公、库房等,是一个举办公共聚会活动的地方。原建筑木质梁柱结构被尽量保留下来,由新置入的两个木盒子服务单元来划分出不同尺度的使用空间。



透过第一层庭院,原建筑拱形门窗洞和朱漆大门变成了“影壁墙”,在竹林的映衬下勾勒出真实多彩的胡同生活剪影。中间的房屋被处理成一个弹性使用的多功能空间,既可以与前面餐厅合并共同使用,也可以独立作为展厅,或者与后面客房区合并作为休息区。




这个新建的建筑体在形式上尽量考虑与两侧坡顶旧建筑在尺度、采光、距离上的协调关系。内部空间围绕一个线性的水景庭院展开,主要使用透明、半透明、反射性的材料和家具以弱化一个实体空间的物质存在感,营造有别于旧建筑的轻、透、飘的氛围,既映射又消隐于竹林庭院之中。

北侧房屋是最为私密的客房区域。利用原建筑结构条件,一层空间被划分为四个房间。








客房休息区与卫浴区利用材料的变化彼此分开,每间客房都拥有独立的竹林庭院,内外之间相互层叠掩映。二层则分为三间大小各异的客房。透过落地玻璃幕墙,视线掠过层叠的灰瓦屋顶和绿树蓝天,正是身居此处的最佳风景。所有客房均配置了人脸识别和智能控制系统,客人可以通过线上平台完成预约并扫码入住,让居住体验变得更加轻松和便捷。







项目信息

项目名称:叠院儿
项目位置:前门,北京
建筑面积:约530平米
设计公司:建筑营设计工作室
设计师:韩文强、黄涛
结构顾问:张富华
水电设计:郑宝伟
灯光顾问:董天华
家具顾问:宋国超
完工日期:2018年2月
摄影师:CreatAR Images 骆俊才/ 金伟琦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