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职场人必读:马氏工作倦怠量表及应对指南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职场人必读:马氏工作倦怠量表及应对指南

引用
1
来源
1.
https://www.bilibili.com/opus/975117082736721928

在当今快节奏的工作环境中,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感受到工作倦怠带来的困扰。本文将介绍由美国社会心理学家Maslach和Jaskson联合开发的马氏工作倦怠量表(MBI),并提供实用的应对指南,帮助职场人更好地应对工作倦怠。

什么是马氏工作倦怠量表?

Maslach工作倦怠量表(Maslach Burnout Inventory,MBI)是由美国社会心理学家Maslach和Jaskson联合开发的,面世之后得到了最为广泛的应用和检验,已经被证明具有良好的内部一致性信度、再测信度、结构效度、构想效度等。

Maslach等人发现工作倦怠可以从三个维度来加以定义,即情感衰竭(Emotional Exhaustion)、去人格化(Depersonalization)和个人成就感降低(Personal Accomplishment)。量表采用7级评分,共22个项目,其中情感衰竭(9个项目)、去人性化(5个项目)和个人成就感降低(8个项目)。前两个分量表个体的得分越高,表示体验到的工作倦怠程度越重。而个体成就感降低分量表上的得分越高,表示体验到的工作倦怠程度越轻。由于计分的缘故,三个分量表的得分可以分别由各自所包含的项目的得分求和得到,而个体总的倦怠程度却不能够用一个简单的分数来加以描述。

当代年轻人的工作倦怠

办公室里,电脑屏幕的蓝光映照在他们略显苍白的脸上,键盘敲击声此起彼伏,却很难再听到他们像以前那样兴奋地讨论项目、分享创意。面对堆积如山的任务,他们更多的是感到麻木和厌倦。即便是完成了某项工作,也很难再找到那种由衷的成就感和满足感。

在团队会议上,他们或许依然会积极发言,但那些话语中少了些激情,多了些敷衍。他们开始逃避那些需要深度思考和创新的任务,转而选择那些相对简单、重复性的工作,因为这样可以减少脑力的消耗,避免面对失败的风险。

午休时间,他们不再热衷于聚在一起聊天、分享,而是选择独自坐在角落,刷着手机,享受着片刻的宁静与逃避。下班后,他们往往没有太多的精力去社交、运动或追求兴趣爱好,更多的是选择宅在家里,通过追剧、打游戏等方式来放松自己,以此来缓解一天的疲惫。

在职业规划上,他们开始感到迷茫和焦虑。一方面,他们渴望在职场上有所建树,实现自己的价值;另一方面,他们又对现状感到不满,不知道该如何突破这个瓶颈。这种矛盾的心理状态,让他们在职场上步履维艰,陷入了一种“想改变却又无力改变”的困境……

MBI的三个核心维度

1.情感衰竭

指个体在工作过程中因过度消耗情感资源而感到疲惫不堪、精力丧失的状态。例如,经常感到在工作中投入过多感情,下班后依然精疲力竭,早晨起床面对工作感到极度疲惫等。

2.去人格化

个体对工作对象和环境采取冷漠、忽视的态度。表现为对同事和工作的消极态度,缺乏同理心,甚至对工作任务产生抵触情绪。

3.个人成就感降低

指个体在工作过程中体验到的能力、成就和价值的感受。低成就感表现为怀疑自己所做工作的意义,对自己能否有效完成工作缺乏信心,完成工作时不再感到高兴和满足。

职业倦怠应对实用指南

1. 深入了解倦怠感

  • 记录感受:每天花几分钟记录自己的工作感受和情绪变化,这有助于你更清晰地认识到倦怠的模式和触发因素。
  • 使用评估工具:尝试使用工作倦怠评估量表,如MBI(Maslach Burnout Inventory),来量化你的倦怠程度。

2. 精确分析原因

  • 详细列出问题:将工作中让你感到压力和不满的具体事项列出来。
  • 与同事讨论:组织一个小组讨论会,与同事分享彼此的工作挑战,这有助于你从不同角度看待问题。

3. 调整工作策略

  • 分解任务:将大任务分解成若干小任务,每完成一个小任务都会带给你成就感。
  • 应用番茄工作法:使用番茄工作法(Pomodoro Technique)来管理你的时间,每工作25分钟就休息5分钟。

4. 应对压力

  • 定期放松:使用放松APP或参加瑜伽课程来学习深呼吸和冥想技巧。
  • 逃离工作环境:利用午休时间走出办公室,散步或进行轻度运动。

5. 关注身心健康

  • 规律作息:确保每天有足够的睡眠时间,并尽量保持固定的作息时间。
  • 健康饮食:选择营养均衡的食物,避免过多摄入咖啡因和糖分。

6. 建立支持系统

  • 加入社群:加入与工作相关的在线社群或论坛,与同行交流经验和心得。
  • 定期聚会:与同事或朋友定期组织聚会,分享彼此的生活和工作。

7. 探索新兴趣

  • 尝试新事物:报名参加烹饪班、艺术课或学习一门新语言,这些新体验能帮你重新找回生活的乐趣。
  • 阅读扩展:选择与你工作领域不同的书籍进行阅读,以拓宽视野。

8. 规划职业发展

  • 设定SMART目标:制定具体(Specific)、可衡量(Measurable)、可实现(Achievable)、相关(Relevant)和时限性(Time-bound)的职业发展目标。
  • 参加行业活动:参加专业研讨会或行业展览,了解行业最新动态,并拓展职业网络。

9. 设定工作界限

  • 学会委派:将一些非核心任务委派给下属或同事,以减轻自己的工作负担。
  • 保护个人时间:在工作之外的时间,尽量避免处理工作相关的事务,以确保有足够的时间休息和充电。

10. 寻求专业援助

  • 寻找心理咨询师:通过专业机构或在线平台寻找合适的心理咨询师进行咨询。
  • 参加辅导课程:报名参加针对工作倦怠的辅导课程或工作坊,学习更多应对技巧。

来源:心奕心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