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强烈要求删除《卖油翁》最后一句,到底写了啥?不让学生看见
专家强烈要求删除《卖油翁》最后一句,到底写了啥?不让学生看见
近年来,总有一些玻璃心的专家和家长,抱着为学生好的思想和态度,对一些电视节目和课本上的部分内容,表现出过度的敏感,甚至会以各种理由来抵制或者要求对课文进行删减。在这股删减之风中,宋代文人欧阳修著名的《卖油翁》一文也未能幸免,有专家强烈呼吁要删除这篇文章的最后一句。
《卖油翁》是宋代文学家欧阳修创作的一则寓言故事,通过描述卖油翁倒油的精湛技艺,生动地阐释了"熟能生巧"的道理。然而,近年来,有专家建议删除该文的最后一句,引发广泛关注和讨论。
《卖油翁》的内容及道理
《卖油翁》全文如下:
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
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
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
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
这篇文章通过描述陈尧咨射箭和卖油翁倒油的场景,传达了一个深刻的道理:无论做什么,都需要持之以恒地练习,同时也要保持谦虚的态度,切莫因自己的一点长处就骄傲自满,这样才能不断进步。
被删的最后一句
《卖油翁》最后一句原文是:“此与庄生所谓‘解牛’、‘斫轮’者何异?”这句话引用了《庄子》中的两个典故:“解牛”和“斫轮”。
“解牛”出自《庄子·养生主》,讲述庖丁为梁惠王解牛时,动作行云流水,游刃有余的故事。这个故事强调对事物规律的把握和顺应,通过实践和领悟实现自我超越。
“斫轮”出自《庄子·天道》,讲述轮扁制造车轮时,强调不能墨守成规,要跳出固有思维,因材施教。这个故事突出了实践经验的重要性,认为真正的知识和技能无法单纯通过书本和言语传授。
专家建议删除的原因
欧阳修在《卖油翁》结尾提到这两个典故,意在深化文章主题,强调实践出真知的观点。然而,一些专家认为,这些典故过于深奥复杂,可能会给心智尚未成熟的学生带来误解,导致他们产生“读书无用”的想法,从而忽视理论知识的学习。
为了避免这种可能的负面影响,教材编写者选择删除《卖油翁》的最后一句,让学生专注于理解“熟能生巧”的道理。
对删减课文行为的看法
对于删减课文的行为,我们应该保持理性态度。一方面,要理解专家和家长的初衷;另一方面,也要认识到教育应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删减课文并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办法。文学作品本身就具有复杂性和多样性,它们传达的思想和价值观也是多层次的。如果仅仅因为担心学生产生误解就随意删减课文,对学生的成长未必有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