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如何学会开放式提问,告别尬聊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如何学会开放式提问,告别尬聊

引用
简书
1.
https://www.jianshu.com/p/417ed20f3449

在人际交往中,如何提问往往决定了对话的质量。一个简单的开放式提问,就能让对话变得生动有趣,避免尴尬的沉默。本文将通过具体案例,教你掌握开放式提问的技巧,让你在各种场合都能游刃有余地与人交流。

苏格拉底曾说:“不经反思的人生是不值得过的。”提问的过程就是一个不断反思的过程。我们内心思考着什么问题,就会牵引着我们走向什么方向。正是这些内心的提问控制着我们的行动。我们向自己提问,得出答案,引发行动,产生结果,循环往复。

因此,正如粟津恭一郞在《学会提问——实践篇》这本书中讲到的那样,提问的差距造成了人生的差距。那些优秀的人,成功的人,就是那些时常向自己提出有创造性、有价值、有新的发现的问题的人。

让我们从一个真实案例开始:

米吉是一位大学行政人员的妻子,最近在纽约的一次课堂上,她说自己对生活感到厌烦。为什么呢?“因为一整天,陪伴我的就只有两个孩子:一个三岁,另一个还是婴儿。因此梅尔一回来,我就问:’今天怎么样?’我真的是想得到他的回答。但是他说什么呢?‘没什么,就跟平常一样。’然后他就打开电视看起来了。”

米吉犯了几个简单的错误:

  1. 她的询问范围太广。提问题就像开水龙头一样,范围放得越开,得到的回应就越多——直至最后的极限。米吉这样宽泛的问题(像“有什么新的消息?”“最近忙些什么?”“说说你自己的情况!”)往往需要很多的精力和时间来回答,所以多数人都会选择放弃。

  2. “今天怎么样?”这样的问题听起来更像是一句套话,随口说说而已,而不是真想了解什么情况。回答往往也是套话,例如“很好!”或者“还行”。

  3. 最后,米吉每天都问同样的问题。这不仅让对方更认准为套话,而且每天都要回答这样毫无创意的问题,很可能也会让她的丈夫感到厌烦。

我建议米吉每天读学校和当地的报纸,然后在让她的丈夫休息片刻之后,就他比较熟悉的话题提出一些具体的开放式问题。以下就是她的成果:

那天晚上,我告诉梅尔我听说学校要重新设定对文科学生的外语要求。我问他对此有什么看法。接着我们就开始讨论学习外语是否有助于学生更好地去了解别的民族。我们还谈论了各自学外语的经历。结果俩人开始用中学时学的蹩脚法语交谈,开心得不行。最后,我们都谈得很累了,但是很开心,他吻了我一下,小声对我说:“亲爱的,你太棒了!”

这不是一次非常成功的尝试吗?

那什么样的才算开放式问题呢? “开放式问题”,大多数是以 “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 这种类型的提问的方式,能让对方自由回答,灵活性大,答案有千百种。比如,神探狄仁杰经常问他的手下李元芳:“元芳,这件事你怎么看?”。

但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大多数人都不善于提出开放式的问题,总是会问一些比较宽泛、套话之类的问题,如:“最近怎么样?”,“吃了吗?” 之类的。

那如果我们学会开放式提问的技巧,就可以激活你们的谈话,使对方在聊天中能畅所欲言。如果不这么做,就有可能破环了谈话氛围,陷入尬聊的地步,这样也不利于我们建立深度的关系。

下面说一个我们生活中的例子。记得朋友谈恋爱的时候,他带女朋友第一次回家见家长,吃饭的饭桌上,他女朋友和未来的婆婆聊天就很尴尬。她当时是这样提问的:“阿姨,你最近怎么样?忙吗?”,然后她回复“还行,不怎么忙。”再然后,她们就微笑以对,夹菜、吃菜。那天,让她心情始终兴奋不起来,感到更多的是拘束。

通过上面所学提问技巧,那么她应该就对方比较熟悉的话题,提出2个具体的开放式问题:

1、“阿姨,小鸡炖蘑菇这道菜真好吃,你是怎么做的?我也想学习一下这道菜。”(激起阿姨喜欢烹饪的兴趣)

2、“阿姨,你能给我讲讲你儿子小时候都有哪些好玩的事吗?”(抓住母亲爱儿子的心理)

这样是不是就会好很多呢,但在这里值得我们要注意一点是,上面我们所学到开放式提问的技巧比较适用于有大块时间的一对一沟通谈话中,不要盲目的使用,因为任何技巧都是会有适用边界的。

大家要牢记开放式提问的三个关键词:他比较熟悉的话题,具体,开放式问题。

通过上面我们所学的技巧,请大家回想一下自己在最近一年的时间里,与刚入职的新同事、逢年过节与家人、以及在和朋友的聊天中,你是否问过过于宽泛或者套话类的问题?导致对方“呵呵”以对的尬聊局面。当时具体情景是什么样的呢?

请大家根据自己刚才回忆的情景,如果以后再遇到同样的情况,如何运用今天所学的提问技巧进行提问,设计2个对方熟悉、具体、开放式的问题,让自己远离尬聊的局面。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