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安徽宣城一日行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安徽宣城一日行

引用
简书
1.
https://www.jianshu.com/p/452390d74fba

安徽宣城,简称“宣”,古称宣州。宣是千年郡府地,西汉元封二年(前109年)在此设丹阳郡,历代为郡、州、府治所,先后是宣城郡、宣州、宁国府;唐朝时宣州与苏州、杭州并列为江南三大中心城市;是中国唯一的中国文房四宝之城,宣纸制作技艺被列入联合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城市宣城图片

敬亭山

敬亭山,位于宣城北郊,水阳江畔,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山,原名昭亭山,晋初为避帝讳,易名敬亭山。自南齐谢脁《游敬亭山》和唐李白《独坐敬亭山》诗篇传颂后,敬亭山声名鹊起。


敬亭山牌坊

敬亭山风景区规划总面积21.3平方千米,有四大景区:双塔景区、独坐楼景区、一峰景区和宛陵湖景区。诗、佛、茶、酒为四大文化特色。名胜古迹多汇于双塔景区和独坐楼景区,并建有山门牌坊、古昭亭茶社、绿雪茶社、太白独坐楼、怀英亭、皇姑泉等水榭歌台。


太白独坐楼

太白独坐楼楼高31.5米,共4层,依山而建,为仿唐建筑,相传为李白《独坐敬亭山》题诗处,位于怀英亭下面的平台,太白独坐楼依山势逐层退减,每层退出一部分作为观景平台使用。第一层安置有一尊雕塑的李白坐像,第二层展示了李白的人生经历和宣城游历,第三层有台阶连接敬亭诗径的标志性建筑。


独坐敬亭山(李白)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启功书画


雕刻板《独坐敬亭山》



云齐阁微缩版


江南诗山石刻

敬亭山自古诗人之福地,李白、谢眺、白居易、欧阳修、苏轼等300多名历代文人雅士留下了数以千计的动人篇章和珍贵墨迹,敬亭山遂被称为“江南诗山”。1939年,戎马倥偬的陈毅元帅由宣城泛湖东下,慨叹“敬亭山下橹声柔,雨洒江天似梦游。李谢诗魂今在否?湖光照破万年愁。”


石涛纪念馆

石涛,清初画僧,俗姓朱,名若级,小字阿长,明宗室靖江王朱赞仪十世孙、朱亨嘉之子。削发为僧后法号有元济、超济、原济等,自称苦瓜和尚。广西全州(今全县)人,与弘仁、髡(kūn)残、朱耷合称“清初四僧”,为明末清初著名画家、美学家,是中国绘画史上一位十分重要的人物。中青年时,是宣城画派鼎盛时期的代表人物,晚年是扬州画派的开创者。他既是绘画实践的探索者、革新者,又是中国绘画艺术理论家。他的艺术主张和绘画实践对后世产生了重要影响,也为中国画向近、现代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罗汉图

石涛创作罗汉图起因

1667年,石涛从宣城出发第一次游历黄山。在黄山,他意外地遇到徽州知府曹鼎望,曹鼎望请石涛画黄山七十二峰,正处于创作欲极盛的石涛答应了。下山之后,曹鼎望将石涛安排在山下太平县的罗汉寺,开始黄山七十二峰的创作。太平县罗汉寺得名源于这里藏有五代时期画僧贯休的罗汉画。尽管此时寺里已没有了贯休的罗汉画,却意外激发了石涛创作罗汉题材的热情。

石涛代表作有《敬亭棹歌图》《采菊图》《十六阿罗应真图卷》《山水图》《百开罗汉图》等,多收藏于故宫博物馆、上海博物馆等。其诗文集先后刻有《漫与集》《听山诗钞》《南雅集》等。




虎窥泉

在翠云庵左,即后之绿雪井。井深五丈,相传山僧苦无水,有虎刨土,且刨且嗅,群僧于虎刨处掘井,得清凉甘泉,遂名虎窥泉。


相思泉

相传,李白得知玉真公主仙逝的消息后,非常悲恸。他来到敬亭山,公主坟前突然涌出一股清泉,这就是皇姑泉,后人又称之为相思泉。


玉真公主

玉真公主墓位于敬亭山南麓竹林中,玉真公主李持盈,字玄(692—762年),武则天的孙女。公主塑像梳着唐式发髻,一手持书,一手持团扇。竹林里除立有这座2.6米净高的玉真公主聚脂塑像外,还立有一座玉真公主墓和一块黑色大理石墓碑。


古昭亭牌坊

古昭亭牌坊由明朝崇祯年间(1636年)宣城的县令陈泰来所建。咸丰二年(1852年)重修。坊高4.5米,宽2.5米。



皓月池



绿雪茶园

广教寺


广教寺山门殿

广教寺,是一代名相裴休任宣州刺史时,为迎希运和尚即黄檗禅师所建。黄檗禅师是禅宗的五大流派之一临济宗的始祖,临济宗也称“当头棒喝派”此宗后传入日本、朝鲜等地,成为这些国家的禅宗主流。


天王殿


大雄宝殿



地藏殿

石涛与广教寺

石涛来到广教寺,由于寺庙年久失修显得十分颓败。石涛和师兄喝涛过着"寒任穿蓬壁,饥常断菜根"的艰苦生活。在旅庵本月的侣议下,两人接手了寺院的修建工作。1675年歙县人江注至敬亭山访问石涛时有诗赞叹:"残寺复为新,其功已浩浩。门前一双塔,将为两师表。"对他们将广教寺修一新的努力表示钦佩。

从1667年至1672年,石涛用了六年时间完成了《百开罗汉图》的创作,并将它留在敬亭山广教寺供奉,名寺与名作,从此结缘,交相辉映。


钟楼


鼓楼


广教寺双塔正门

广教寺双塔,为七级方形平面直井式塔心室仿木楼阁式砖塔,保存了唐代佛塔的古意,为中国所独有。


两塔水平直线距离26.9米,有不同程度的偏斜,也可说是双斜塔。东塔残高17.25米、西塔残高16.83米。双塔没有塔顶,据当地坊间传闻,两塔为仙人夜间所建,天亮鸡鸣时分,尚有塔顶未建造完成,但天色已亮,仙人匆匆离去,故双塔都没有塔顶。


塔的飞檐为砖木结构,塔檐有华拱出跳,墙面嵌有宝相花,呈现出佛教特有的庄严气氛。塔底座有白色浮雕,每层有楼板和木梯相连。这种沿用唐代四方形平面的宋塔在中国现存古塔中极为罕见。

谢朓楼


谢朓楼

谢朓楼,是中国宣州的一座著名楼阁。南北朝时,门阀名士陈郡谢氏的谢朓担任宣城太守,在郡城之北的陵阳山修建一楼,称“高斋”。

《宣城县志》记载:谢朓“视事高斋,吟啸自若,而郡亦治”。唐代时,为纪念谢朓,因而重建此楼,以其在郡署之北,改称北望楼,或作北楼。人称谢朓楼、谢公楼。


大诗人李白路过谢朓楼时,写作了《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诗,并在诗中称赞谢朓“中间小谢又清发”。从此谢朓楼知名天下。


《宣州谢朓(tiǎo)楼饯别校(jiào)书叔云》

【唐】李白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 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fā)。
俱怀逸兴(xìng)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zhāo)散发弄扁(piān)舟。


江南四大名楼


谢朓是南北朝时期最著名的诗人,在山水诗的发展历程中,是前承谢灵运后启王维至关重要的人物。谢跳的诗作风格以清丽见长,世人以其与族叔谢灵运并举,故称小谢。他在永明体诗家中成就最高。



徽式建筑



馄饨 皮薄如蝉翼


炒面皮


野菜马兰头


三鲜煲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