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第二届“艺文香港”将展贵州非遗精品,五大工艺展现多彩民族文化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第二届“艺文香港”将展贵州非遗精品,五大工艺展现多彩民族文化

引用
1
来源
1.
https://www.gzstv.com/a/f230929c78ad4b2ba4e91da9b6a72a9e

第二届“艺文香港”博览会即将在香港举行,贵州将携一批精美的非遗展品亮相,向世界展示多彩贵州的独特魅力。本次展出的展品涵盖了刺绣、银器、蜡染、地戏面具和水城画等多个非遗项目,每一件展品都凝聚着贵州少数民族的文化智慧和艺术创造力。

刺绣:穿在身上的苗族史诗

苗族是一个没有文字的民族,苗绣作为独具特色的中华刺绣艺术,成为了记录苗族历史的重要载体。千百年来,苗家人以针线作笔画,以服饰为纸页,将苗族的文化信息以图纹的方式,记录在代代相传的苗绣里,被誉为“彩线绣成的史诗、穿在身上的图腾”。


九龙图|马尾绣|宋水仙


施洞盛衣|苗族刺绣服饰|欧东花

银器:传统工艺与现代元素的完美结合

在本届“艺文香港”上展出的银器均出自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李正云之手。1971年,李正云出生于贵州雷山县控拜村一个银匠家庭。他是苗族银饰锻制技艺项目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中国工艺美术协会理事、中国金属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民族民间工艺美术家协会协会理事、贵州省工艺美术协会副会长。李正云的作品突出传统工艺与现代元素相结合,质感细腻,线条流畅,图案虚实交替,造型美观。



苗族银马花|李正云

蜡染:蓝白相间的艺术之美

贵州非遗蜡染是一项历史悠久且极具民族特色的传统手工艺,以蜂蜡作为防染剂,手工绘制在各类天然纤维织物上。绘制者运用蜡刀精心勾勒出丰富多样的图案,涵盖花鸟鱼虫、几何纹样等,这些图案往往承载着当地苗族等少数民族的文化寓意与生活写照;随后,将织物放入靛蓝染料中浸染,染后经水煮脱蜡,便呈现出蓝白相间、清新素雅的精美效果,充分展现出独特的艺术审美价值。蜡染是贵州地区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反映着当地人民的智慧与创造力以及对生活和美的独特理解与表达。


太阳鼓艺术画|王春英

地戏面具:屯堡文化的独特印记

地戏是明代流行的曲艺形式,在安顺地戏演出中,演员戴着的木质面具,被称为“脸子”。这些面具由白杨木制成,经过多道工序雕刻而成,色彩鲜艳且细致,角色多以历史人物为原型,如文将、武将等。屯堡地戏演绎忠肝义胆的历史故事亦成为贵州民间艺术的重要代表。


安顺脸子(单雄信)|鲍波

水城画:民间艺术的创新之作

中国水城农民画是一种新型的造型艺术,源于当地少数民族的挑花、刺绣和蜡染等民间技艺。题材多为中国云贵高原上居住民族原始古朴的民风民俗、农耕时代的生产生活、美丽的自然风物、节庆游乐等。这些作品完全由百姓创作,画风夸张,图案丰富多样,色彩对比强烈,呈现出独特的视觉韵味。水城画从1983年发展至今,通过大量展览,甚至走出国门为世人所知。


乡村协奏曲|徐源

此外,除了工艺品展示,博览会现场还将举办贵州非遗示范活动——苗绣、马尾绣和银饰锻制展示,让非遗工艺的制作全过程全面呈现在观众面前。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