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韩非子七句经典名言:看透人性,值得深思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韩非子七句经典名言:看透人性,值得深思

引用
1
来源
1.
http://www.360doc.com/content/24/1222/15/78357527_1142608666.shtml

《韩非子》是战国末期法家思想集大成者韩非所著的重要典籍。韩非子的核心思想是法治,他认为人性本恶,需要通过法律来约束和规范。他吸收商鞅的法、申不害的术、慎到的势之精髓,构建了以任法、用术、重势为核心的政治思想体系。

志之难也,不在胜人,在自胜也

语出《韩非子·喻老》。意思是立志的困难之处,并不在于胜过别人,而在于战胜自己,强调个人内在的挑战与自我超越的重要性。

如果不立“志”,很多事情根本不可能取得成功,有“志”才有实现“自胜”的可能。但是,“自胜”之“志”难,关键在于需要战胜自己,直面自己的不足,勇于承认自己的错误,敢于挑战自己的极限,明朝大儒王阳明说的“破山中之贼易,破心中之贼难”就是这个道理。

人们认识并克服自身的局限和弱点,实际上是实现自己内心的一次真正突破乃至“涅槃”,只有通过这一过程,才能真正确立战胜自我之“志”,实现自我的超越和发展。

祸难生于邪心,邪心诱于可欲

语出《韩非子·解老》,意思是灾祸和危难往往源于人心中的邪念,而这些邪念往往是被过度的欲望引诱和激发。

欲望是人的本能,节制欲望却非人人所能。屈从欲望、放纵欲望,欲望就成了引火烧身的柴火,带来各种不幸和灾难。做欲望的主人而不是奴隶,才是人之理性所在。

很多时候,贪污腐败者并非不知晓纵欲枉法的危害。只是,随着职务提升、权力变大,慢慢放松了对诱惑的警惕、对欲望的约束,继而使贪欲蒙蔽了理智,让权势冲昏了头脑。

所谓“自我心存道,外物少能逼”,当一个人内心坚持自己的原则和信念,外界的事物就很难对他造成影响或压力。只有增强抵御各种诱惑的定力和内功,才能抵御外界的诱惑和干扰,避免陷入欲望的泥潭。

夫以人言善我,必以人言罪我

语出《韩非子·说林》,意思是如果一个人因为别人的话而对我好,那么他也可能会因为别人的话而怪罪我。

鲁丹三次劝谏中山国君,都未被采纳。后来,他通过贿赂国君身边的人,再次见到国君时,国君未等他开口就赐予他食物。之后,鲁丹没有返回住所,而是直接离开了中山国。他的车夫很是不解,鲁丹就说了“夫以人言善我,必以人言罪我”这句话。结果,他刚离开国境,就有人诬告他是赵国派来的间谍,国君随即下令追捕他。

我们要警惕那些容易因为别人的话改变立场或态度的人,他们就像墙头草一样不可靠不可控。

恃人不如自恃也,明于人之为己者,不如己之自为也

语出《韩非子·外储说右下》,意思是仰赖别人不如依靠自己,别人帮助自己,不如自己帮助自己。

靠山山会倒,靠人人会跑。在面对挑战和困难时,我们应该首先依靠自己的力量去解决问题,而不是期待他人的帮助,因为他人或外在的依靠随时可能改变或消失。与其寄希望于他人的帮助,不如自己主动作为,积极提升个人能力和素质,以便更好地实现自己的价值和梦想。

万物必有盛衰,万事必有弛张

语出《韩非子·解老》,意思是宇宙间的一切事物必然是有兴盛也有衰亡,有松弛也有紧张。

世间万物都有其生命周期,会经历从兴盛到衰败的过程,这是事物发展的必然规律。面对生活中的各种变化时,我们应保持平和的心态,顺应自然规律,不要过于执着一时的得失。“万事必有弛张”则强调了做事情的节奏和平衡,在紧张的工作或学习中,我们要保持高效和专注;可忙碌之外,也需要放松身心,调整状态。这种弛张有度的节奏,有助于保持长期的精力和动力。

矜伪不长,盖虚不久

语出《韩非子·难一》,意思是欺骗性的自我吹嘘,不需要很长时间就会被识破;掩盖真相、弄虚作假,不要多久就会被揭穿。

“矜”有夸耀、自夸的意思,“伪”则指不真实、虚假。无论是个人还是组织,如果总是依靠伪装或虚假来博取眼球或利益,这种行为迟早会被揭穿,无法持久。因为真相总有大白的一天,虚假的泡沫终将破灭。“盖”可以理解为掩盖、遮蔽,“虚”则指空虚、不实在。任何试图通过掩盖或遮蔽真相来维持的不实之物,都是无法长久的。因为真相是客观存在的,不以人的主观意愿而改变或消失。一旦掩盖的真相被揭露,那么所建立的一切都将崩塌。

巧诈不如拙诚

语出《韩非子·说林》,意思是巧妙的奸诈不如拙朴的诚实。

魏将乐羊攻打中山国,中山国国君把他的儿子煮成人肉羹送给他,乐羊就坐在军帐内端着肉羹喝了起来。乐羊攻占中山国之后,魏文侯虽然奖赏了他的战功,却怀疑起他的心地来。

鲁国国君孟孙打猎时活捉了一只小鹿,让秦西巴带回去。因为母鹿哀嚎不止,秦巴西不忍心,就把小鹿放了。孟孙气得将秦西巴赶走了,一年后又把他找回来当太子的老师。因为他觉得,秦西巴对一只鹿都能生怜悯之心,请他做太子的老师,能让人放心。

乐羊因为有功而被疑心,秦西巴虽然犯了错误,却因为真诚得到了更多的信任。这表明,真诚的品质比巧妙的诡计更能得到他人的信任和尊重。

本文原文来自360doc.com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