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中的“反转理论”:如何实现心理状态的转换?
创作时间:
2025-03-29 03:33:18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心理学中的“反转理论”:如何实现心理状态的转换?
引用
简书
1.
https://www.jianshu.com/p/c1b0a2aab701
反转理论是心理学中一个前沿的动机理论,由Apter等人提出。该理论试图解释人类心理状态的对立转换,包括目的与超越目的、顺从与逆反、控制与同情、自我中心与他人取向四对相反的元状态。通过理解这些心理状态的转换,可以帮助人们在面对困境时调整心态,实现心理逆转。
反转理论的基本概念
反转理论认为,人们的心理需要是对立的,可以概括为四对相反的元状态:
- 目的的-超越目的的
- 顺从的-逆反的
- 控制-同情
- 自我中心-他人取向
在当前任务中,每对动机的两种状态中只有一种能被激活。例如,在跳伞中体验到的紧张与兴奋的逆转,就是从有目的的状态转向超越目的的状态。
反转理论在生活中的应用
1. 环境变化中的优势转化
格拉德威尔在《逆转》一书中提出,随着环境变化,有些劣势可以转化为优势。关键在于如何克服障碍,实现触底反弹。不是所有人都能像书中的成功案例那样,但普通人可以通过理智和坚持来应对逆境。
2. 心理状态的转换
一个人若想真正实现逆转,必须经历“绝望”这一过程。过多的资源和选择往往呈现倒U字型曲线,合适的程度才是最好的。通过转换消沉意志,将悲观想法变为乐观想法,可以给予自己最大的信心和勇气。
3. 自我激励的方法
- 回顾过去:翻阅中学时代的日记或文章,可以增加自信,重升写作欲望。
- 运用转折语:通过“虽然……可是……”这样的句式,帮助学生找回自信。
- 放大优点:不断注意自己的优点,可以增加内在信心,提高意志力。
- 夸张表情:通过夸张的表情使自己发笑,改变消极颓丧的情绪。
反转现象的心理学解释
一味想着“若不,就无法”的想法,常便事情无法达成。在心理学上,这种无法使意识的目的实现的现象被称为“反转现象”。因此,不论遇到任何事情,都应该避免心浮气躁,不要再有“若不,就无法”的想法。
结语
反转理论提供了一种理解人类心理状态转换的视角,通过调整思维方式和心态,可以帮助人们在面对困境时实现心理逆转。虽然这一理论较为专业,但其应用方法却贴近生活,值得我们深入思考和实践。
热门推荐
新冠疫苗:真的能增强免疫力吗?
电信服务投诉新攻略:四大渠道让你讨回“被消费”的钱包
苏轼在赤壁:一场关于生命意义的哲学思考
盂县晋剧团《木兰从军》惊艳山西艺术节,李静演绎巾帼英雄获好评
橘络的功效与作用
解读杨敏《善良》:一首诗看尽善良的力量
利福平滴眼液使用全攻略:从适应症到注意事项
甘油三酯0.81mmol/L:健康解读与注意事项
邓丽君遗物拍卖引争议,基金会:或为被盗物品
玩转山西必游地:10大景点特色全解析
绍兴发掘南宋水乡遗址,揭示江南水系改造历史
布兰德马克:现代种植牙之父的传奇发现
玄武湖、中山陵、夫子庙:南京十大景点完全指南
2024年中国疾控中心:提升国际交流合作能力,深度参与全球卫生治理
Neuralink发现梦中梦关键脑区,脑机接口助力梦境控制
洗衣机存不住水?排水管、水位传感器、排水泵哪个是罪魁祸首?
晚上咳嗽怎么办?这些小妙招让你一夜安眠
耳石症诊断有新招:眼震电图让眩晕病因无处遁形
乌药叶抗高脂血症的秘密武器
二手房网签后,卖方还可以违约吗
物业进村:乡村振兴的新动能
蒲公英:中药界的宝藏植物
《十王经》新书发布,揭秘中国佛教生死观
隔夜凉拌菜存安全风险,专家建议尽量避免食用
腰椎手术感染预防指南:从无菌操作到术后监测
新媒体助力英语学习新潮流
脑梗的防治与治疗有哪些
官方权威渠道:心理健康证明办理全攻略
泰迪犬皮肤病防治指南:5种常见病症及用药方案
首发经济成消费新引擎,游戏二次元等板块迎政策红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