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闲鱼打假暴利术:食安法38条月讹3万《商家防坑指南》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闲鱼打假暴利术:食安法38条月讹3万《商家防坑指南》

引用
腾讯
1.
https://new.qq.com/rain/a/20250325A0A87I00

近期,职业打假人在闲鱼等二手交易平台盯上了食品、保健品卖家,他们利用《食品安全法》等法规,通过批量下单、索赔的方式获取高额赔偿,月入可达数万元。这种行为不仅影响商家正常经营,也引发了行业关注。本文将详细解析职业打假人的操作手法,并为商家提供防坑指南。

职业打假人的核心套路

目标商品

职业打假人主要针对容易违规的食品和保健品,具体包括:

  • 无中文标签的进口食品(如日本酵素、泰国减肥药)
  • 自制食品(手工辣酱、私房烘焙)
  • 夸大功效的保健品(“7天瘦10斤”“根治脱发”)

操作流程

  1. 批量搜索违规商品(关键词:“代购”“手工”“特效”)
  2. 下单并保留证据(聊天记录、商品页面截图)
  3. 到货后直接索赔(依据《食品安全法》第148条,10倍赔偿,最低1000元)
  4. 不配合就举报(威胁向工商局/平台投诉,迫使商家妥协)

收益测算(以1个打假人为例)

操作方式
单笔收益
月收入(20单)
10倍索赔
500-5000元
1万-10万
协商“私了”
300-1000元
6000-2万
合计
800-6000元/单
1.6万-12万/月

法律依据:他们凭什么能索赔?

《食品安全法》第38条

“食品添加剂应当在技术上确有必要且经过风险评估证明安全可靠,方可列入允许使用的范围。”

  • 打假人常用理由:
  • 商品含“未批准添加剂”(如某些进口食品的防腐剂)
  • 自制食品无生产许可证(SC认证)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55条

“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的,消费者可要求3倍赔偿。”

  • 打假人常用理由:
  • 商品描述虚假(如“纯天然”但含香精)
  • 虚构功效(如“治病”“防癌”)

商家防坑指南:如何避免被索赔?

5个关键预防措施

  1. 不卖无SC认证的食品(自制食品风险极高!)
  2. 进口食品必须贴中文标签(含成分、生产日期、代理商信息)
  3. 禁用医疗宣称(如“减肥”“治病”“增强免疫力”)
  4. 聊天时避免承诺效果(如“肯定有效”“无效退款”)
  5. 发货前检查包装(确保无漏贴标签、过期等问题)

遇到打假人怎么办?

  1. 先核实对方身份(是真消费者还是职业打假?)
  2. 不轻易同意赔偿(避免被“组团围攻”)
  3. 咨询律师或平台客服(有些索赔并不合理)
  4. 保留所有证据(聊天记录、发货视频)

真实案例:商家如何反杀职业打假人?

案例1

  • 某卖家被索赔“进口酵素无中文标签”,但提供海关报关单和检验证明
  • 打假人因“恶意索赔”被平台封号

案例2

  • 职业打假人连续下单10笔,商家发现后拒绝发货并举报
  • 打假人因“扰乱市场秩序”被闲鱼限制购买

总结:这个模式还能走多远?

  • 短期:仍有职业打假人靠漏洞牟利
  • 长期:平台和监管加强后,恶意索赔难度增大
  • 商家必看:合规经营才是长久之道!

如果你是闲鱼卖家

  • 检查现有商品,下架高风险食品
  • 学习《食品安全法》基本条款,避免踩雷

如果你是普通用户

  • 谨慎购买“三无”食品,避免食品安全问题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