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属北京安贞医院马长生教授:心血管病领域的领军人物
附属北京安贞医院马长生教授:心血管病领域的领军人物
马长生教授是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心脏内科中心主任,内科学(心血管病)专业博士生导师。他在心血管病综合管理、心房颤动和心律失常导管射频消融等领域具有深厚造诣,是国际知名的心血管病专家。
学术背景与荣誉
马长生教授现任多个重要学术职务,包括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主任委员、国家卫生健康委能力建设和继续教育中心心血管病学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等。他还是“卫生部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国家卫健委首届“国家杰出医师”、“北京学 层次卫生技术领军人才”,并获得“吴阶平-保罗杨森医学药学奖”。在学术期刊方面,他担任Circulation副主编,PACE主编,以及Circulation AE、Europace、CMJ、JCE等国内外30余种学术期刊的编委。在科研方面,他在JAMA、Circulation、JACC、European Heart Journal和Nature Reviews Cardiology等顶级杂志发表SCI论文近300篇。
临床与科研成就
马长生教授在心血管病领域取得了多项重要成就。1998年,他完成了国内首例房颤导管消融手术,开创了我国房颤导管消融事业,并推动其发展至国际领先水平。他提出阵发性房颤“单导管”、持续性房颤“2C3L”等一系列国际原创性术式,成为我国该领域主流术式之一。此外,他还牵头研制成功自主知识产权的磁定位心脏三维电解剖标测系统和国际首套房颤导管消融模拟器。在科研项目方面,他主持了多个国家级和省部级课题,包括“心血管和外周血管疾病远程管理技术与智能系统研发”、“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视网膜影像在心房颤动诊疗中的应用研究”等。
主要研究成果
马长生教授在心律失常射频消融技术规范、房颤导管消融器械国产化、心血管病预防与管理等领域取得了重要成果。他主编的《心律失常射频消融图谱》、《介入心脏病学》等大型教科书成为心脏电生理医生必读书目。近期代表性论文包括在JAMA、J Am Coll Cardiol、Hypertension等期刊发表的多篇通讯作者文章。
学校介绍
首都医科大学建校于1960年,是北京市重点高等院校,由校本部和附属医院组成。学校设有多个学院和临床医学院,拥有3个国家级重点学科,38个博士学位授予权学科,58个硕士学位授予权学科和2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学校和附属医院总占地面积97.3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34万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近46.5亿元,图书馆藏书108.3万册,住院病床10039张。学校学科专业齐全,学科力量雄厚,在基础和临床各专业拥有一大批具有很高造诣的专家学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