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护理科研选题指南:PICOS原则详解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护理科研选题指南:PICOS原则详解

引用
1
来源
1.
http://www.360doc.com/content/20/0808/03/70936332_929118126.shtml

在护理科研领域,PICOS原则是一种重要的选题思路,它贯穿于Meta分析的整个过程,从文献检索到数据提取,再到标题拟定,都以PICOS为重要依据。本文将详细介绍PICOS原则的各个组成部分,并举例说明如何运用这一原则进行科研选题。

注:
P:Participant or Patient,研究对象;
I:Intervention,干预措施;
C:Comparison,对照组;
O:Outcome,研究结局;
S:Study design,研究设计

P---Participant or Patient---研究对象

首先不管是做什么研究,研究的中心一定是“以人为本”,所以,“P”就是指的研究对象,这个研究对象既包括“护士”,又包括“病人”,还有“病人家属”。对于“研究对象”来说,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的不同又可以具体细分,比如产妇可分为高龄产妇、适龄产妇和低龄产妇等;护士可分为新入职护士、有一定年资的护士等等,诸如此类的细分。

研究对象的不同,研究的目的和研究的内容也就不同,这就是一个新颖性的表现。

I---Intervention---干预措施

干预措施对应的是研究方法部分,不同的干预措施也说明了我们研究的方法或内容是不同的。比如,延续性护理干预跟集约化干预肯定是不一样的,因为两者的侧重点是不同的,这也是一个新颖性的体现。

至于新颖性如何去实现,个人建议可以往一些理论上去靠拢。理论靠拢的目的是为了能够把内容做系统和全面,比如,基于奥马哈系统的营养干预对“某一研究对象”某方面的应用研究......诸如此类吧!当然理论不能乱靠拢,一定要搞清楚这个理论的应用方法才可以。

C---Comparison---对照

对照组的不同选择,研究的侧重点也是不一样的。至于如何选择对照组,其实也是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来定的。具体对这方面的理解,可以参照“P”的内容。

O---Outcome---研究结局

研究结局其实简单来说就是指的“评价指标”。这个是要根据我们研究的内容来确定的,也就是我们具体要研究“研究对象”的哪一方面(问题)来确定。

要知道,不同的问题对应的指标是不一样的。比如,研究的是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那么评价指标自然而然就是“自我管理能力”是否有提高;研究的是患者的心理(焦虑和抑郁),那么,评价指标也就是“焦虑和抑郁”评分。这就是研究结局的解释。

S---Study design---研究设计

研究设计是指的“研究类型”。具体选择什么样的研究类型也是要根据我们所要研究的问题来确定。

例如:队列研究、病例对照研究、横断面研究的研究设计。这个地方的“研究设计”就是根据研究问题(是现状还是效应)来确定。

比如,我们想了解一下农村地区空巢老人抑郁检出率的问题,那么肯定是采用横断面调查;如果是想要解决空巢老人这个“抑郁”的问题,那自然就是有干预的参与,有干预就可以考虑是随机对照研究。

什么是随机对照研究?

我们都知道随机对照研究(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RCT)的基本方法是:将研究对象随机分组,对不同组实施不同的干预,以对照效果的不同。随机对照试验的基本方法是,将研究对象随机分组,对不同组实施不同的干预,以比较效果的差异。它比较明显的特点就是:①分组;②不同干预;③比较指标(结果)。

PICOS原则我们上面已经着重解释过了,Patients(研究对象),Intervention(干预措施),Comparison(对照组),Outcomes(研究结局)。另外,可能还需要随访时间(Time)。因此,PICOS也可以扩增为PICOST。

如果大家明白了什么是PICO原则,那么护理的选题其实也就很简单了。PICOS这几项完全可以替换或者具体细化。

比如,第1个文章例子:高强度间歇运动对2型糖尿病患者糖脂代谢指标影响的研究,我们完全可以把“P-研究对象”替换,比如替换成“糖尿病肾病患者”... ...等等,这都是保证选题新颖的小技巧。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