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正确清理鼻腔,不再鼻塞张口!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正确清理鼻腔,不再鼻塞张口!

引用
中华医学会
1.
https://www.cma.org.cn/art/2024/3/7/art_4584_55656.html

春天到了,很多人开始出现鼻塞、流涕、打喷嚏等症状。这些症状往往与鼻腔的健康状况密切相关。那么,如何正确清理鼻腔,避免鼻塞张口呢?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下。

什么是鼻腔?

鼻由外鼻、鼻腔和鼻窦三部分组成。鼻腔由鼻中隔分为左右两侧,从前至后依次有前鼻孔、鼻内孔及后鼻孔,并非仅有我们看到的两个鼻孔。鼻腔具有以下作用。

  1. 经前鼻孔与外界相通,经后鼻孔与咽部相通,为呼吸道的起始部,对吸入的空气起到加温、加湿作用。
  2. 对吸入气体中的粉尘颗粒、细菌、病毒等有过滤、清洁作用。
  3. 在病毒、细菌、原虫等入侵时,发挥免疫防御作用。
  4. 嗅觉功能。
  5. 发声共鸣功能。

什么是鼻涕?

人体鼻腔表面覆盖一层黏膜,具有丰富的腺体,每天分泌约1000ml液体,是鼻分泌物的主要来源。正常情况下,鼻分泌物起到保护、湿润、清洁作用,其中70%用于提高吸入空气的湿度。在病理情况下,如感染、理化刺激等,鼻分泌物明显增多,自鼻孔流出或残留于鼻腔内,就是我们熟知的“鼻涕”。经鼻泪管进入鼻腔内的泪液也是鼻涕的一部分。鼻内孔是整个鼻腔的最狭窄处,鼻涕多积聚在其周围,故鼻涕干燥后形成的鼻痂经常卡在鼻内孔。

挖鼻的危害

多数人,特别是儿童,在鼻痂多时常选择挖鼻来清理鼻腔,这种方式是错误的。挖鼻具有以下危害。

  1. 损伤鼻前庭皮肤或鼻腔黏膜,特别是鼻中隔前下部的利特尔区,易造成鼻出血、鼻前庭炎、鼻部疖肿。
  2. 挖鼻时将手部病原体带入鼻腔内,易造成局部感染。
  3. 鼻前庭皮肤富有鼻毛,经常挖鼻会造成鼻毛脱落、稀少,导致过滤、清洁功能减弱。

如何擤出鼻涕?

鼻腔通过咽鼓管咽口与中耳鼓室相通。在静止状态时,咽鼓管咽口闭合成一裂隙。当张口、吞咽、打哈欠、唱歌时,咽鼓管咽口可短暂开放。因此,当用力鼓气擤鼻时,鼻涕可能通过咽鼓管进入中耳鼓室,从而引起中耳炎。

擤鼻方法:用示指轻压一侧鼻孔,对侧鼻孔轻轻、分次鼓气,擤出腔内的鼻涕。重复操作另一侧,避免两侧同时用力鼓气。

当鼻涕、鼻痂过多,或存在鼻、鼻窦疾病时,可进行鼻腔冲洗。

鼻腔冲洗方法

鼻腔冲洗可用于急性鼻炎、过敏性鼻炎、急慢性鼻窦炎、鼻腔各种手术术后等。常见鼻腔冲洗装置有鼻腔喷雾器、电动喷雾洗鼻器、鼻腔灌洗器。

  1. 鼻腔喷雾器 将喷嘴置于一侧前鼻孔,按压喷头直接喷入鼻腔,然后轻轻擤出冲洗液或低头让冲洗液流出。操作时,喷嘴勿插入过深,尽量朝向鼻腔外侧喷入。
  2. 鼻腔灌洗器 坐位,头部略向前倾,将塞头置于一侧前鼻孔,利用压力,使冲洗液由一侧流入鼻腔,由另一侧或口腔流出。左右交替进行。操作时,避免讲话、用鼻吸气、打喷嚏和咳嗽。一般为每日2次,晨起、入睡前为宜,每次5~10分钟。
  3. 电动喷雾洗鼻器 操作方法同鼻腔灌洗器。鼻腔喷雾器喷头小,喷量可控,且便携,但操作不当易损伤鼻黏膜,不适用于鼻腔大面积创伤者。鼻腔灌洗器的冲洗范围广,易引起呛咳。电动喷雾洗鼻器可以深度清洁,舒适感强,不易引起呛咳。每次使用后,清水洗净冲洗器,避免冲洗液残留,定期更换冲洗器,防治细菌、真菌滋生。

如您的家人、朋友出现反复鼻塞、流涕、打喷嚏、鼻痒、鼻出血等症状,应注意鼻、鼻窦急慢性疾病,请及时就诊,查明病因,以免延误治疗。根据使用者的年龄、病情、依从性等方面,选择适合的鼻腔冲洗装置,达到有效清洁的目的,避免过多的鼻分泌物堵塞,造成鼻道狭窄、呼吸不畅,继发感染。顺畅用鼻呼吸,避免鼻塞张口!

本文原文来自中国气象局网站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