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花风铃木:一树黄花醉人眼 微风轻拂落缤纷
黄花风铃木:一树黄花醉人眼 微风轻拂落缤纷
黄花风铃木,以其金黄色的花朵和独特的风铃状花形而闻名,是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常见的观赏植物。这种植物不仅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还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让我们一起深入了解这种美丽植物的方方面面。
黄花风铃木(学名:Handroanthus chrysanthus (Jacq.) S. O. Grose),别名黄钟木、巴西风铃木、黄金风铃木、 毛黄钟花 、伊蓓树、毛风铃 等,为紫葳科(Bignoniaceae)风铃木属Handroanthus)落叶或半常绿乔木。
黄花风铃木植株46米高。树干直立,树冠圆伞形,树皮有深刻裂纹。圆锥花序顶生;花冠金黄色,漏斗形,像风铃状,花缘皱曲。掌状复叶对生,倒卵形,有疏锯齿,全叶被褐色细茸毛,叶面粗糙。蒴果卵形或近球形,长条形向下开裂;种子浅褐色,长条形,有绒毛,具膜状薄翅。 花期24月。
黄花风铃木原产于墨西哥、中美洲、南美洲 ,分布于世界热带地区 ;黄花风铃木于20世纪60年代首次引入中国 ,在中国热带和南亚热带地区栽培较广 ,常生长在海拔400~1700米的潮湿热带生物群落中 。
黄花风铃木喜温暖湿润的环境 ,具有耐旱、耐瘠、耐热、抗污染等特点,但不耐寒,喜光喜肥,对土壤要求不严格。黄花风铃木还是萌芽力强、易移植的植物。
黄花风铃木是巴西和委内瑞拉的国树,其心材为“重蚁木”,常用于制造地板、木制家具、手工艺品和传统乐器。黄花风铃木花色亮黄明艳,花形如风铃,具有极佳的观赏价值,还常运用于造园当中。黄花风铃木幼苗对外界铅胁迫具有一定的抗性,可作为土壤铅污染地区改善生态和美化环境的树种。
繁殖方式
自然繁殖
黄花风铃木的花为两性花、虫媒花,其花色亮黄明艳,易吸引昆虫进行传粉 。且其果实成熟后向下开裂,种子随风自然飘散,且种子有许多绒毛,有利于其传播。
人工繁殖
黄花风铃木繁殖方法有扦插、播种或高压法等,播种是其主要方法。
生长环境
黄花风铃木主要生长在潮湿的热带生物群落中,常生长在海拔400~1700米 的庭院、园林、公园、住宅区、道路绿化等 。
生长习性
黄花风铃木喜温暖湿润的环境,具有耐旱、耐瘠、耐热、抗污染等特点,但不耐寒。其喜光喜肥,生长速度中等,最适生长温度为2330℃,能忍耐的最低温度为5℃,种子发芽适温2428℃。
黄花风铃木对土壤要求不严格,以pH值在5.86.5的疏松排水良好、富含有机质之土壤或砂质土壤最佳。黄花风铃木还是萌芽力强、易移植的植物。花期24月。
养护管理
1、土壤和排水:黄花风铃木喜欢排水良好的土壤,对于盆栽来说,可以选择泥炭土或者园土混合沙土作为培养土。在地植时,需要确保土壤排水良好,避免积水。
2、光照:黄花风铃木喜欢充足的阳光,因此种植位置应选择光照充足的地方。
3、浇水:成活期间需要保持土壤湿润,但不要过度浇水。生长期间保持适当的湿润度即可。
4、施肥:可以在生长季节适量施入复合肥,但不宜施肥过多,以免导致过度生长。
5、剪枝:定期修剪可以促进植株分枝和整形,同时有助于促进空气流通。
6、病虫害防治:定期检查植株,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出现的病虫害问题。
黄花风铃木通常可以在靠近水边的地方种植,但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 排水:黄花风铃木不耐涝,因此在选择种植位置时,确保土壤排水良好,避免积水。
湿度:靠近水边的环境可能会更加潮湿,这对于一些植物来说是有利的,但需要留意黄花风铃木是否能够适应该环境。如果当地气候潮湿,需要特别留意黄花风铃木的生长状况,确保其不受过度湿润的影响。
抗风能力:水边区域通常会有较大的风力,需要考虑黄花风铃木是否能够承受水边地区的风力。在选择水边地区种植黄花风铃木时,需要注意土壤排水情况、当地气候湿度以及风力等因素,确保黄花风铃木能够适应该种植环境。
植物文化
黄花风铃木是巴西和委内瑞拉的国树。1948年5月29日,委内瑞拉宣布黄花风铃木为其国树,因为它亮丽的深黄色与委内瑞拉国旗上部颜色相似,且它是具有象征性的本土物种,是委内瑞拉的国家标志之一。
黄花风铃木花语是感谢,这与它随四季变化的风貌有关。在中国南方地区,黄花风铃木于春节前后开花,犹如黄色的灯笼迎风摇曳,彰显出勃勃的生机和幸福的寓意,为无数离家复工的人们带来新年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