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干热河谷:打破植物生长界限的特殊小气候环境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干热河谷:打破植物生长界限的特殊小气候环境

引用
1
来源
1.
https://k.sina.cn/article_1865551664_6f320f3001900zv08.html

干热河谷是一种特殊的小气候生态环境,主要分布在我国西南地区的横断山区。这种环境虽然生态脆弱,但其独特的干热气候特点,使得一些热带和南亚热带作物能够突破纬度限制,在更高纬度的地区生长。本文将详细介绍干热河谷的形成原因、分布特点及其与峡谷、山谷、河谷、U型谷的区别。

干热河谷的定义与成因

干热河谷是指高温、低湿的河谷地带,是一种具备干、热两个基本属性的河谷带状区域。在中国,干热河谷主要分布于西南地区,以横断山区的河谷地带最为常见。

干热河谷的形成与地形和气流特点密切相关。河谷两侧的高耸山脉使得暖湿气流在到达山地时,受地形抬升作用影响,其所携带的水汽往往以地形雨的形式降落地面。当气流越过山脉进入河谷时,演变成水汽稀少的下沉气流,形成干热风。这种被称为"焚风"的风会对河谷形成加热减湿的效应,导致当地干热少雨。

此外,山谷风效应也对干热河谷的形成产生重要影响。在狭窄的河谷地区,白天河谷中蒸发的水汽随着谷风吹向山地,在山坡上形成地形雨降落。而夜间由山地吹向河谷的风由于空气中水汽少,不会形成降水,反而因空气密度增大导致热量无法散发,造成增温效应,使河谷继续维持较高温度。

干热河谷的生态环境影响

干热河谷的干、热气候特点导致当地植被稀少,水土流失严重。其森林覆盖率不足5%,生态环境十分脆弱,寒、旱、风、虫、草、火等自然灾害特别突出。

然而,正是这种特殊的气候条件,使得一些原本只能生长在更低纬度地区的植物,如芒果、咖啡等热带和南亚热带作物,能够在干热河谷中生长。例如,云南保山市、怒江州泸水市、大理州宾川县、楚雄州和四川攀枝花市等地,虽然位于北回归线以北,但得益于干热河谷的气候特点,仍然能够种植这些作物。


横断山区南部的干热河谷,生长着典型的热带干旱地带植物仙人掌


四川攀枝花市的芒果园


怒江州泸水市的咖啡园

峡谷、山谷、河谷、U型谷的区别

峡谷

峡谷是一种深度大于宽度,谷坡陡峻、狭而深的河谷。峡谷两坡陡峭,横剖面呈“V”字形,多发育在新构造运动强烈的山区,当地面抬升速度与河流下切作用协调时,最易形成峡谷。

河流“V”型谷多出现在河流中上游地区,一般来说越是地形崎岖,河流落差大,河流流速快的河流,会产生较强的下蚀作用,从而会使得河流的下蚀加深作用快于侧蚀拓宽作用,从而形成河道横断面呈“V”字型形态。


在我国“V”型河谷多分布在河流流经一二级阶梯和二三级阶梯的交界处,比如长江三峡、雅鲁藏布江谷地、三江并流(金沙江、怒江、澜沧江)河流谷地都是典型的“V”型谷

峡谷是修建水库大坝的理想坝址。目前我国雅鲁藏布江大峡谷是世界第一的大峡谷,其长度为504.9千米,平均深度达5000多米。

山谷

山谷是指两山之间狭窄低凹而且有坡度的地方。指两山间的夹道或流水道,或指两山之间。

山:地面形成的高耸的部分。

谷:等高线凸向高处山谷连线;山脊之间低洼部分;山谷线也叫集水线。

河谷

河谷是在流水侵蚀作用下形成与发展的,河流流经的介于山丘间的长条状倾斜凹地。谭老师地理工作室综合整理

水流携带泥沙侵蚀使河谷下切;

水流的侧蚀使谷坡剥蚀后退,包括谷坡上的片蚀、沟蚀、块体崩落;

溯源侵蚀使河谷向上延伸,加长河谷。

提醒:

在山区,河流一定流经山谷,但是有山谷不一定有河流,即河谷一定在山谷中,但有山谷不一定有河谷。

U型谷

“U”型谷又称槽谷、冰蚀谷,是经山谷冰川刨蚀、改造而形成的谷地。两侧一般有平坦的谷肩,横剖面近似U型。


冰川在重力作用下会向下滑动,形成呈一定宽度的“条状”冰川,就像一条巨大的“冰舌”从高山上铺下来

冰川在向下滑动的过程中对地面不断的进行侵蚀作用,大量地表物质被刨蚀裹挟到冰川里面,并被冰川向下推动到海拔较低地区。

这一过程不断持续,最终在冰川消退融化后,在地表留下一个底面非常宽阔的“U”型谷。


因此,冰蚀谷常较平直而宽阔,形成两壁陡立的槽形谷

在U型谷底或两壁常能发育磨光面及冰川擦痕。“U”型谷多分布在高海拔或高纬度(历史上)冰川活动频繁的地区。

小知识:

冰川主要分大陆冰川和山岳冰川两大类。山岳冰川通常分布在海拔较高的山地地区,比如喜马拉雅山脉、阿尔卑斯山脉、昆仑山脉、天山山脉、科迪勒拉山系等地区。大陆冰川主要分布在南极洲和格陵兰岛上。


冰川U型谷特点

冰川作用形成的U型谷搬运能力比较强,但距离相对比较短。通过拔蚀作用、磨蚀作用、冰楔作用,碎石岩屑磨圆度差,棱角状-次棱角状;分选差0.5-1000m甚至更大。

U型谷谷壁上,常因冰川的作用而形成磨光面。当冰川搬运物是砂和粉砂时,在较致密的岩石上磨光面更为发达;若冰川搬运物为砾石,则在谷壁上刻蚀成条痕或刻槽,称之为冰川擦痕。

峡湾

在第四纪冰川运动过程中,对地面产生的刨蚀作用可以形成大量的U形谷,同时在U形谷的前缘产生冰坎。


后来随着冰川的融化,海平面的上升,冰坎被海水淹没,海水进入U形谷,于是成了峡湾

峡湾是冰川与海洋共同作用的结果。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