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乳喂养新生儿大便频率:每天5-6次是正常?详解排便规律与注意事项
母乳喂养新生儿大便频率:每天5-6次是正常?详解排便规律与注意事项
新生儿的排便情况是新手父母最关注的问题之一。母乳喂养的宝宝大便次数较多,这让很多妈妈感到担忧。本文将详细解析母乳喂养新生儿的大便规律,帮助父母更好地了解和判断宝宝的健康状况。
胎便的正常排出规律
新生宝宝每天大便次数不定。刚出生的宝宝会将积存了9个月的胎便排出,但是必须要借着频繁的排便才能清除干净,所以排便的次数会增多。一般需要延续2—3天,每天3—5次,浓重的墨绿色才能消失。
如果宝宝出生后二十四小时没有胎便排出,应该引起注意,怀疑是否消化道先天畸形而导致粪便梗阻,需要及时到医院诊治。
母乳喂养宝宝的大便次数特点
对于母乳喂养的宝宝来说,排便的次数会很弹性,通常新生儿期次数较多,每天2—5次,甚至每次喂奶后都要排便。这是因为母乳容易消化,利于排出,以及肠道输入食物后的反射性蠕动。
吃母乳的宝宝如果出现大便较稀、次数较多等情况,只要他精神和吃奶情况良好,体重增加正常,没有解便困难、腹痛、胀气的情形,就都是正常的,没有必要担忧。
如何区分正常与异常的大便情况
母乳喂养的新生宝宝甚至会发生一天排便7—8次的状况,这种现象是正常的,被称为生理性腹泻,通常在宝宝长到一定时期会自动消失。
如果宝宝大便呈深绿色粘液状,这就表示母乳不足,宝宝处于半饥饿状态,需要增加母乳量,如果妈妈母乳确实不足可以给宝宝添加鲜牛奶、奶粉等。
如果宝宝每天大便5—10次,而且含有较多未消化的奶块,没有黏液,就属于蛋花汤样大便,这是不正常的大便。这种情况多见于吃牛奶或奶粉的宝宝。如果是母乳喂养则应继续,不必改变喂养方式,也不必减少奶量及次数,大多数宝宝能自然恢复正常。
如果宝宝是混合喂养或者人工喂养,就需适当调整饮食结构。可以在奶粉里多加一些水,将奶配稀些,还可以适当地喂些含糖盐水,也可以减少每次的喂奶量而增加喂奶次数。如果2—3天孩子的大便仍然不正常,就需要请医生诊治了。
特殊情况的处理建议
母乳喂养新生儿一天几次大便是不能直接肯定的,多的孩子会达到5到6次,并且排尿的时候就会漏一些出来,这种现象是正常的,其原因是孩子没有脐肚引起的,这样症状的孩子只要能正常饮食,不哭闹等,都是没有问题的。
家长这时可观察孩子的体征、症状等,就能发现是腹泻还是正常的现象,无法判断时最好到医院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