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清朝反贪真相:为何严惩不贷仍难遏制贪腐之风?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清朝反贪真相:为何严惩不贷仍难遏制贪腐之风?

引用
网易
1.
https://www.163.com/dy/article/JRHFPM470543UNKG.html

清朝是中国历史上对贪腐惩治最为严厉的朝代之一。据统计,在其统治中国的267年中,被处以死刑的一二品贪官多达71人,另有52人被判处斩监候或绞监候(相当于死缓),42人被判处其他刑事处分。然而,即便如此严厉的惩治手段,也未能遏制贪腐之风。本文将通过具体案例和历史分析,揭示清朝反贪真相。


康熙皇帝(AI图片,网图侵删)

不少人看到如今的贪官动辄数亿元的贪腐金额,愤恨不已,指责为什么不直接杀了这些贪官?杀了贪官,不就能遏制贪腐之风了吗?但实际上,贪官是杀不尽的,杀了也遏制不住贪腐之风。我们以清朝为例,来看看为什么贪官杀不尽了!

在整个封建王朝中,满清算是对腐败惩治最为严厉的朝代之一,在满清统治中国的267年中,被处以死刑的一二品贪官多达71人。被判处斩监候、绞监候(相当于死缓)的一二品贪官有52人,被判处其他刑事处分的有42人。整个清代一二品贪官的经济犯罪案件中,明确记载了结案时间的有53起,其中,100天内结案的26起,100至200天结案的17起,200天至一年结案的有6起,一年以上结案的有4起。这就意味着,满清对高官贪腐的处理是从严、从重的。

如此严厉的手段惩治贪官,贪腐之风遏制住了没有?大量的事实表明,满清政府从未摆脱严重贪腐的困扰,官员贪腐可谓层出不穷,甚至大贪巨蠹前赴后继,从满清建国早期的明珠、隆科多,到满清后期的和珅、奕劻等,无不是震古烁今的巨贪。满清政府一边想尽办法从制度上遏制贪腐,一边毫不手软地大杀贪官。

可结果呢?贪官依旧前赴后继,源源不断。尤其是杀贪官杀到手软的乾隆皇帝,晚年哀叹,贪官杀不尽啊!为什么对贪官惩处最严厉的清朝都无法遏制贪腐之风?为什么贪官杀不尽?让我们看看清朝对贪官是怎么惩治的吧!

清朝贪官的贪腐行为通常可以分为三种:私用公权力的经济犯罪,滥用公权力的行政犯罪,公权力不作为的昏庸腐败。

先说经济犯罪的贪腐行为。公元1769年乾隆朝的咸宁铅厂亏空案就是典型的经济犯罪贪腐案,还有咸同年间贵州巡抚张亮基,他在巡抚衙内添设内粮台,凡有解款,先交内粮台, 再发军需总局。以致多年来湖南解往贵州巡抚衙门的50万两白银中,发往军需总局的只有20万两,其余差不多30万两被张亮基侵吞,这还只是其贪腐款项中的一项。

再有如贵州绥阳县知县邓尔龚,巧立各种名目,对全县百姓想尽办法敲骨吸髓。这些贪官这么肆无忌惮想方设法贪腐,是因为清朝政府在防治贪腐方面的制度漏洞太多吗?恰恰相反,在整个封建王朝来说,清朝政府建立的反腐倡廉体制才是最完备的,因为它吸收了之前历朝历代反腐制度的优秀成果。

顺治朝时,清政府就建立了相对成熟的官员考核制度,定期对京官进行京察,对地方官进行大计,在此基础上实行奖优汰劣。此外,清政府还早早地就吸取了前朝教训,严格管控宦官,将宦官置于文官集团的严格管控之下,严禁宦官外出与参政。同样,清政府自始至终都严禁后妃与外戚干政,明确规定后宫不得过问朝廷政务(慈禧太后掌权几十年就是这一制度最大的打脸)。

清朝从建国之初,就开始在制度上防范贪腐,使得清朝贪腐案件起初只是集中在经济领域。康熙皇帝可算是整个清朝中比较出色的皇帝,平定三藩,收复台湾,南征北战,一生功业非凡。但似乎每一个出色的皇帝都晚节难保,在防范贪腐方面,康熙皇帝到晚年就心有余而力不足。以他的聪慧和精明,已经察觉到了贪腐现象的严重,却无力追究其背后的原因。


雍正皇帝(AI图片,网图侵删)

公元1715年十月,康熙皇帝在谈话中,谈到了对地方督抚的要求,即便是未闻清名,但只要没有贪迹,地方安静,年岁丰稔,就是好官。但讽刺的是,就在这次谈话中,康熙皇帝提到了的山西巡抚苏克济、直隶巡抚赵宏燮、山东巡抚蒋陈锡,偏偏都不是好官,都是贪腐分子,在雍正皇帝手里,这三人被查出分别亏空白银450万两、340万两和200多万两。

雍正皇帝从他父亲康熙皇帝手里继承过来的,是一个吏治疲软、贪腐成风的政府。于是,他下狠手整肃吏治,革新政治。才登基一个月,雍正皇帝就下令在全国范围内清理钱粮。除陕西省之外,其他各省限令三年,各省总督、巡抚将所属钱粮严行稽查,凡有亏空,三年内务必如数补足。三年补完之后,还有亏空的,决不宽贷。

雍正皇帝此举虽然遏制了府库继续亏空的势头,但并不能真正解决清朝府库的亏空问题。但他在反腐上的创举是推行了“养廉银”制度,把原先地方通行的、在正税之外征收的耗羡“火耗归公”,由各省统一标准、统一征收,再发放给地方官员作为“养廉”费用。既可以补贴官员的行政开支,也可以弥补其俸禄的微薄,保障官员的物质生活。

这一制度在推行之初,就有人指出会增加百姓税负,并不是真正养廉。虽然在客观上此举的确是缓解了清朝官员的财政压力,也表明了雍正皇帝的确为制度反腐作了尝试。雍正皇帝还有一项反腐制度,就是追赔制度。贪腐官员要如数退还不法收入,否则就抄没家产,还还不上就勒令其子孙后代赔偿,客观而言,这一制度对于贪官还是有一定的杀伤力的。

此外,为从制度上防堵官员贪腐,雍正皇帝还特意变革了朝廷的监察制度,将此前职能在劝谏皇帝的给事中,与专门监察百官的御史台合并,在强化君权的同时,又加强了对百官的监察。清朝贪官大量涌现是在乾隆朝,可让人难以置信的是,乾隆皇帝重典治吏,在惩治贪官上,竟然比他的爷爷康熙皇帝、他的父亲雍正皇帝更为严苛。

乾隆皇帝在惩治贪官上,可算冷酷无情、绝不手软。王亶望甘肃冒赈案牵涉官员多达210多人,乾隆皇帝下令杀了总督、巡抚、布政使3人,以及道府州县官员共66人,被判处流放三千里以外服苦役的有6人,被判处发遣戍边的有50余人,还有50多名官员被革职并追罚银两。乾隆皇帝对涉及贪腐的高官亲属,更是从严从重惩处。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