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认识癌症头号杀手「肺癌」种类、症状、诊断与治疗选择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认识癌症头号杀手「肺癌」种类、症状、诊断与治疗选择

引用
1
来源
1.
https://www.lukas-biomedical.com/news-detail/lung-cancer-nsclc/

根据台湾卫生福利部110年癌症登记报告,在十大癌症发生人数(男女合计)排名中,肺癌已高居第一位。肺癌大致可分为“小细胞肺癌”及“非小细胞肺癌”,在台湾非小细胞肺癌大概占据肺癌的80%~90%、小细胞肺癌约佔10-20%。普遍民众认为抽烟是导致肺癌的元凶,但造成肺癌的危险因子有很多,包括空气污染、拜拜使用烧香与金纸燃烧、有肺部相关疾病史、有肺癌家族史、炒菜油烟等。

接下来将针对小细胞肺癌及非小细胞肺癌进行症状、诊断及治疗方式的介绍。

小细胞肺癌的介绍

小细胞肺癌常出现在粗支气管、肺部中央、靠近肺门的位置,约占所有肺癌的15%,好发于长期抽烟的男性约占90%,是高危险族群。癌细胞生长速度较快,易转移,恶性度较高、容易扩散到支气管,造成气管堵塞,最后导致肺叶萎縮生长快,是最危险的肺癌类型,治疗方式和预後也与其它肺癌大不相同,因为癌细胞很快会从淋巴或血液循环系统,蔓延至其它组织或器官,一般难以藉由手术切除,对化疗及放疗的反应较非小细胞肺癌好,但整體而言,患者的预後比非小细胞肺癌差,治癒率低。

小细胞肺癌的危险因子

  • 抽烟:抽烟是小细胞癌最主要的危险因子,吸煙者的发病风险比非吸烟者高得多。
  • 年龄:小细胞癌通常发生在中老年人,尤其是50岁以上的人群。
  • 环境污染:长期接触石棉、镉、砷等致癌物,可能增加患病风险。
  • 遗传因素:某些基因突变与小细胞癌的发展有关,但这部分尚在研究中。
  • 家族史:家族成员患过肺癌或家族史或患有慢性肺部疾病如肺结核、肺纤维化、支气管扩张症等等的人,患小细胞癌的风险较高。

小细胞肺癌的症狀

  • 咳嗽、可能还咳出血痰
  • 声音沙哑
  • 吞咽困难
  • 食欲不振
  • 胸痛
  • 容易喘
  • 呼吸困难
  • 疲倦
  • 不明原因体重下降
  • 脸部或颈部静脉肿胀

小细胞癌的另一个特点是容易有“肿瘤伴随症候群”(Paraneoplastic syndromes),像是出现血中钙离子浓度变高影响肌肉神经运作某一种或某几种的荷尔蒙分泌增加血液变得容易凝集於一起增加血块栓塞的机会,这些的生理状况变化不是来自肿瘤压迫,而是伴随肿瘤出现的生理变化,有時候患者是因為注意到這些問題後才發現肺癌的。

由于小细胞癌的发展较为迅速,患者在诊断时通常处于较晚期,可能会出现更多的全身症状,如乏力、贫血、发烧等,如有疑似症状,及早就医进行检查和诊断是非常重要的。

小细胞肺癌诊断方式

  • 个案咨询:医师通过病患个人提供之病征和过往之家族病史进行综合诊断。
  • 健康检查:如肺癌筛查。
  • 胸部X光:最常见的检查,可以发现肺部的异常结构或肿块,但检查有死角,如果肿瘤小于1公分会难以检测出来,在早期判断较为不准确。
  • 支气管镜:利用细长管子通过鼻或口进入气管、支气管的检查方法,可以直接观察气道内的异常,并在必要时进行直接切片取组织,让专业医师做癌症的判断及选择合适的治疗方式。
  • 低剂量电脑断层扫描(LDCT):能更精确地显示肺部的肿瘤,能侦测小于1公分的肿瘤,并有助于了解肿瘤的扩散情况。
  • 正子扫描:需要注射温和的放射性物质到血管内,再通过机器扫描判断,尤其对于脑部转移或脊髓侵犯的检查非常有用。
  • 病理检查:影像学检查发现了肿块,通常需要进一步进行病理检查以确诊癌症。

最常见的活检方法有:

  • 穿刺活检:通过细针穿刺肿瘤,取样进行检查。
  • 肺部切除活检:在某些情况下,可能需要通过手术取出一部分肿瘤组织进行检查。

这些检查方法通常会根据患者的症状、体检结果以及影像学发现来选择。早期发现和诊断小细胞癌对治疗效果和预后有重要影响,因此及时就医进行检查至關重要。

小细胞肺癌的分期与治疗方式

小细胞肺癌的癌细胞增生速度较快,约6至7成患者在接受诊断时,癌细胞已转移至其他器官,无法通过手术切除,因此,小细胞肺癌多以化学治疗为主,并以放射治疗或免疫治疗为辅。

一、局限期(Limited Stage, LS):癌症局限於一侧肺部和/或相邻的淋巴结,并未扩散到身体的其他部位。

医师大多使用克莫或佳鉑帝等药物,替病患进行化疗,以阻止病患肺部癌细胞增生,先消灭此处肿瘤细胞,并以放疗作为辅助,因此这一阶段的治疗方式较为集中的治疗。少部分患者需要进行开胸、胸腔镜或达文西机器人手术,才能有效治疗。

二、扩散期(Extensive Stage, ES):癌症已经扩散到肺部以外的区域,例如对侧肺部、淋巴结、骨骼、大脑或肝脏等。

通常需要更复杂和多管齐下的治疗方法,医师会以化疗为主,并搭配免疫治疗,避免患者产生过度免疫反应伤害体内正常细胞,反造成病况恶化,这一阶段的癌症治疗,预后相对較差。

小细胞肺癌非常兇惡,即使是侷限期,能夠開刀的比例不超過5%,主要以化學藥物治療和放射治療為主,目前也沒有效果好的標靶藥物。即便小細胞肺癌病患對於化療反應效果很有效,但多半在半年至一年半內復發,更嚴重的是,再復發後的腫瘤常已產生抗藥性,即便再進行化療或其他治療方式,效果通常也不佳。

非小细胞肺癌分類及危險因子

非小细胞肺癌的分類

非小细胞肺癌又可以分成以下幾種不同類型:

  • 大细胞癌:通常发生在肺部表面,生长较快,容易转移
  • 鳞状细胞癌:通常发生在肺部中央,生长较慢,好发于抽烟男性
  • 肺腺癌:通常发生在肺部周围,生长较慢,好发于女性

非小细胞肺癌的危险因子

  • 抽烟、二手烟:抽烟产生的烟雾含有许多有害物质,这些有害物质其实都会破坏呼吸道的纤毛细胞、肺泡,其中产生的焦油更会残留在肺部,可能导致更多的肺部疾病。
  • 空气污染:主要成分是悬浮微粒(Particulate Matter),长期处在空汙环境中,都会增加肺癌风险,环境部也有提供空气品质监测网,提供大家查询,如果发现今天空汙比较严重,也要记得配戴适当的口罩或其他防範措施。
  • 特殊工作环境:如果工作环境中,需要长期曝露在重金屬物質、汽機車廢氣、放射線、石綿等等,也都會增加肺癌的風險
  • 肺部相关疾病史:如果曾经有过肺结核或是肺部慢性发炎疾病,也会增加肺癌风险
  • 肺癌家族病史:直系亲属若是有相关病史,发生肺癌的机会也有可能更高,有可能是因為遺傳、生活環境相同,都處在風險環境下。

如果长期处在危险因子的环境中,特别是有抽烟习惯,建议还是定期做肺部的健康检查,早期发现,早期治疗。

非小细胞肺癌常見症狀與診斷方式

非小细胞癌的症狀在早期不容易被发现,因为通常没有明显的不适感。但如果有以下症狀反复出现,建议还是要到医院做详细检查。

非小细胞肺癌常見症狀

  • 长期咳嗽
  • 持续复发的肺部感染
  • 呼吸困难
  • 咳血、咳痰有血
  • 无故的声音沙哑或声调变低
  • 胸闷、胸痛
  • 食欲不振
  • 体重没有原因的快速下降
  • 骨头疼痛
  • 淋巴结肿大

非小细胞肺癌的诊断需要通过不同的方式确认,上面列出的症狀也常見於其他病症,有可能是其他原因导致,但如果有症狀出现,还是需要寻求专业医师的诊断及治疗。

非小细胞肺癌诊断方式

  • 胸部X光:最常见的、容易的检查,但检查有死角,如果肿瘤小于1公分会难以检测出来,在早期判断较为不准确。
  • 支气管镜:需要局部麻醉,检测呼吸道及肺脏内部,同时能直接切片取组织,让专业医师做癌症的判断及选择合适的治疗方式。
  • 低剂量电脑断层扫描(LDCT):目前公认检测检测肺癌最有效的方式之一,能侦测小于1公分的肿瘤。
  • 正子扫描:需要注射温和的放射性物质到血管内,等待休息一个小时左右,再通过机器扫描判断,通常肿瘤所在的位置会含有更多的放射线物质。

随着技术进步及症狀不同,会需要使用不同的方式做检测,听从专业医师的建议制訂个人化的治疗,才有助于提升治疗效果。

非小细胞肺癌基本分期

主要是依据TNM癌症分期系统作为判断依据,TNM个別代表的意思如下:

T ( 肿瘤 Tumor )、N ( 淋巴结 Node )、M ( 转移 Metastasis ):

简单来说,就是肿瘤的大小、有癌细胞的淋巴结及是否转移至远端的器官,依据这幾项指標進行癌症的分期判断,每個分期其實也都有更多的區分,但是大概可以簡易分成以下四期:

第一期:原位癌,肿瘤没有转移,肿瘤在3公分内
第二期:肿瘤超过3公分或转移至同侧淋巴结
第三期:肿瘤侵犯到胸壁、横膈膜、有淋巴结转移
第四期:肿瘤已经转移至其他的远处器官

非小细胞肺癌的常見治療方式

治療名稱
癌症治療方式及原理
常見副作用
外科療法
利用外科手术切除遭癌細胞侵襲之組織,只能針對身體「局部」區域,所以可開刀切除的癌症腫瘤大多分期較早、尚未擴散或轉移。
手術易引起的出血、感染。切除後的器官部分功能喪失。不一定完全根除,有復發可能性。
化學療法
將藥物利用注射或口服的方式導入患者體內,以殺死癌細胞或抑制癌細胞擴張。化學治療是「全身性」的抗癌治療方式,即使癌細胞出現擴散、轉移也可適用。化療期間,患者仍有可能出現全身無力、噁心嘔吐、腹瀉、掉髮等副作用。
癌細胞、正常細胞皆被破壞。較多不可逆的副作用, 病人生活品質(QOL) 低。易出現抗藥性受限特定變異。
放射療法
以放射線照射癌症患部,殺死癌細胞組織,適用於較早、尚未擴散或轉移的癌症,屬於「局部」的癌症治療方式,在癌細胞數量較少的情況下,療程效果比較顯著。
照射區域周邊組織可能會受損。不同放射源可能誘導,另一種癌症。
標靶治療
針對癌細胞之特殊表現或轉移惡化之機轉為標的之治療,有口服及注射兩種治療。可以精準破壞癌細胞基因,有效阻止癌細胞增生、分化或轉移。
需透過基因檢測篩檢,有無對應標靶基因。藥物僅作用在靶點, 癌細胞、正常細胞皆被破壞,易產生不可逆的副作用。易出現抗藥性標靶藥受限特定變異。
免疫細胞治療
免疫細胞體外活化擴增後回輸,由免疫細胞偵測並殺死癌細胞。近乎無副作用,維持癌友良好生活品質。長效治療與預防控制癌細胞復發無抗藥性或排斥性
近乎無副作用,僅少數患者出現發燒、發炎反應,改善癌症治療期的生活品質(QOL)。有效抵抗儀器難以檢測的小型癌組織,有效預防復發。無抗藥性或排斥性。

非小细胞肺癌的预后与存活率

非小细胞肺癌的预后与存活率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癌症期数、患者的年龄、治疗方式和身体健康状况等等。早期发现和治疗的患者通常预后较好,而晚期患者则面临更大的挑战。

就算治疗完成後,還是有復發可能,患者需要遵從醫囑定期追蹤及回診。

随着新治疗方法的出现,非小细胞肺癌的预后也不斷改善。標靶治療和免疫細胞治療的新技術,為許多晚期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療選項。

除了醫療技術以外,患者的心理狀態和社會支持也對存活率有重要影響。積極接受治療流程、健康的心態、良好的社交支持和適當的心理輔導能夠幫助患者更好地應對疾病,並提高生活品質。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