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与诺贝尔奖
学位论文与诺贝尔奖
在科学史上,有些博士学位论文因其开创性的研究和深远的影响而被载入史册。本文将介绍两位科学家的博士学位论文及其对诺贝尔奖的贡献:德布罗意的物质波理论和纳什的博弈论研究。
德布罗意与诺贝尔奖
The wave nature of the electron
1924年,德布罗意撰写博士学位论文《Recherches sur la théorie des Quanta》(量子理论研究),提出了物质波的假说,认为和光一样,一切物质都具有波粒二象性。
1926年,薛定谔一连发表四篇文章,正式提出了物质波,他系统地阐述了波动力学理论,其理论的核心就是微观粒子的波动方程,即薛定谔方程,其灵感正是来源于德布罗意的假设。
1927年,德布罗意的假设被电子衍射实验所证实,由于论文提出的波粒二象性理论,德布罗意在1929年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因一篇博士学位论文而获诺奖,在历史上还是首次。
德布罗意博士学位论文原稿
德布罗意博士学位论文英文版
约翰纳什与诺贝尔奖
Non-cooperative games
约翰·纳什与诺贝尔奖简介:
1950年,约翰·纳什获得普林斯顿大学博士学位,在其博士学位论文《Non-cooperative games》(非合作博弈论)中有一重要发现,就是后来被称为“纳什均衡”的博弈理论。
约翰·纳什获得博士学位时仅21岁,但他证明了非合作博弈及其均衡解,并证明了均衡解的存在性,提示了博弈均衡与经济均衡的内在联系。这篇博士学位论文也奠定了数十年后他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基础。
1994年,纳什同另外两位博弈论学家JohnC.Harsanyi和ReinhardSelten共同获得了诺贝尔经济学奖。
电影《A beautiful Mind》(美丽心灵)是一部改编自同名传记而获得奥斯卡金像奖的电影,记录了约翰·纳什的传奇人生。
约翰·纳什博士学位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