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露将至,这4个传统习俗助你平安度秋
白露将至,这4个传统习俗助你平安度秋
白露是秋季的第三个节气,也是24节气中最舒适的一个阶段。此时人们已经逐渐从酷热难耐的"三伏天"中解脱出来,早晚变得凉爽舒适。在中国古代农谚中,白露的夜晚被形容为"白露秋分夜,一夜凉一夜"。
在中国,每个节气和节日都有其独特的传统习俗,这些习俗至今仍深刻影响着现代人的生活。白露将至,按照传统,有四件事情可以帮助我们平安顺利地度过秋天。
1. 采露茶
白露节气早晚温差变大,清晨时分树叶上会凝结露水。这种露水是天地灵气的结晶。古代茶农会在白露节气到来时的清晨,去山里采摘露茶。经过露水滋养的茶叶,在炒熟制茶后,味道更加醇厚。世人皆知明前茶好喝,其实白露茶更胜一筹。
2. 灸艾
白露节气将至,天气开始转凉,昼夜温差变大。清晨出行也需要穿薄的长衣长裤。在古代,人们为了祛除秋季寒凉给身体带来的伤害,通常会用"艾灸"的养生方式,来驱寒壮阳。艾草属于纯阳之物,民间也有"还阳草"的叫法。秋季天气转凉,经常用艾草灸养生穴位,不仅可以保健养生,也可以去除身体的湿寒。
3. 晒衣
古人云:"秋高气爽"。白露节气天气逐渐干燥,中午阳光日照依然充足。在古代,每到此时,人们会将家中旧衣物清洗后,在阳光下晾晒。这样做不仅可以将白露雨水过后受潮的衣服尽快晾干,还可以通过阳光日晒杀灭衣服上的细菌,预防发霉长毛。这样在入秋后再次穿着时,会更加舒适健康干净。
4. 饮粥
秋季到了白露节气气温转凉。在古代民间,每到"白露"节气以后,会用"五谷杂粮"来煮粥食用,以补益人体。古人认为:五谷对应五脏,食用五种不同的谷物,可以起到滋补身体,润燥养生的作用。同时,干燥的秋季多食用一些"粥水"也有利于补充人体津液,滋阴润燥,让身体可以舒服度过秋季。在古代,五谷被视为和生命一样重要的农作物。有人认为白露食用五谷杂粮粥,也有"五福临门,招财进宝"的美好寓意。
9月7日白露将至,昼夜温差变大,请注意及时增减衣物。这些传统习俗古为今用,值得我们传承和发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