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中的苦:三种逼迫的定义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佛教中的苦:三种逼迫的定义
引用
1
来源
1.
http://www.fodizi.tw/qt/qita/28341.html
在佛教教义中,“苦”是一个核心概念,它不仅仅是简单的痛苦感受,更是一种深刻的哲学思考。本文将从佛教的角度,探讨“苦”的三种定义:苦苦、坏苦和行苦,帮助读者更深入地理解这一概念。
我们先看第一种苦的形态。什么是苦呢?我们先要知道,这个苦的定义就是逼迫。三界的果报产生的逼迫,来自三个方向:
第一个是苦苦。苦苦指的是生、老、病、死、爱别离、怨憎会、求不得以及五阴炽盛,就是这八种痛苦的感受,本身就是逼迫性。大家可以理解,当你感受到痛苦的时候,你会感到一种不自在的压力。这是第一种。
第二个是坏苦。就是我们过去造了一些善业,当善业果报出现的时候,是一种快乐的感受,但是佛法说这种是坏苦,因为这种快乐它有一个问题,它会变化。而我们对快乐的诉求必须是稳定的,所以这种不稳定的状态本身就是痛苦。
比如你小的时候很快乐,然后你长大以后发生了重大事故,你的身体出现了重大的毛病,结果你从此以后快乐就消失了,因为那个快乐和身体健康是有关系的。所以,当一个因缘变化的时候,你的快乐就从此消失了,这种快乐是无常败坏的。佛法说快乐也是逼迫性,是因为,对望向未来它是不安稳的。
第三个是行苦。这个行苦就比较微细了,就是说,我们的身心世界,它不是一个寂静的状态,它会刹那刹那生灭迁流,就像水,它会流动的。这种迁流我们一般凡夫感受不到,要有禅定的人才知道。我们的五阴身心是生灭迁流之苦,叫做行苦。
这是第一种,佛陀把痛苦的形态讲出来,苦苦、坏苦、行苦,都是逼迫性。
热门推荐
养猫和养狗的优缺点
冬季血糖管理:全面指南与实用建议
胰岛素注射技巧全攻略:从部位选择到注意事项
2024公考科目设置:行测申论分值分布一览
初中毕业读什么职业学校比较实用?宝藏指南来袭!
高中阶段:应对升学压力与未来规划的心理辅导
世界经济论坛报告:5年内部分一线岗位需求增长最快,人类技能依然是关键竞争核心
中职生数学拓展:四大途径助力提升数学能力
大学生如何培养职业能力
医药制造业营收下滑近1%,行业转型期现多重挑战
中国印制7.7亿张,阿根廷启用最大面额10000比索
百元纸币的坚守:电子支付时代下的中国货币选择
M1统计口径迎20年首调,新增个人活期存款和备付金
人民币百元面额的考量:经济实用还是价值象征
高速+1!重庆江津↔泸州↔宜宾,直连!
江泸宜高速:串联川南明珠,畅游巴蜀大地
羊大师揭秘,喝羊奶对男性有什么好处吗
呼吸内科最适合,发烧患者就医科室全攻略
发热患者就医指南:呼吸内科 vs 发热门诊
喀纳斯湖禾木村秋景拍摄指南:最佳机位与实用贴士
15天玩转北疆:阿勒泰伊犁自驾游详细攻略
山东人,你嘴是真严啊!这么多好玩的不告诉我?
山东四大海滨城市全攻略:从青岛到日照,玩转3000公里黄金海岸线
这两年最火的省份?去N次都不够的看海严选!
非遗看威海丨畅游山与海,尽在“天尽头”
创业新手必读:如何迈出成功的第一步?
洪梅教授解析中性粒细胞减少症的免疫影响
张瑾教授揭秘:化疗plus时代的中性粒细胞减少防治新策略
没考上高中还有什么出路
韩国小馒头(面包)做法 步骤 图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