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从奥运赛场到日常健身:运动损伤急救全攻略,你get了吗?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从奥运赛场到日常健身:运动损伤急救全攻略,你get了吗?

引用
科普中国网
1.
https://www.kepuchina.cn/article/articleinfo?business_type=100&ar_id=515760

巴黎奥运会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精彩赛事令人目不转睛。然而,在欣赏运动员们卓越表现的同时,我们也不难发现,许多运动员身上都缠绕着绷带,这正是运动损伤的直观体现。运动损伤不仅困扰着专业运动员,也是广大运动爱好者面临的重要课题。本文特邀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骨伤科副主任医师郑皓云,为您全面解析运动损伤的预防与急救要点,助力您在运动中保持健康。

运动损伤的主要类型

运动员的损伤主要分为两大类:软组织损伤和骨骼损伤。

软组织损伤

软组织损伤主要包括以下四种类型:

  1. 肌肉损伤:运动中对抗冲击导致的局部肌肉组织出血、水肿。
  2. 皮肤擦伤:如跑步摔倒造成的皮肤损伤。
  3. 拉伤:运动员在运动过程中因肌肉过度拉伸或收缩导致的肌肉纤维撕裂,这是最常见的损伤类型。
  4. 韧带、肌腱损伤:包括韧带和肌腱的撕裂或断裂。

骨骼损伤

骨骼损伤主要包括两种类型:

  1. 骨折:直接或间接应力失衡导致的骨头断裂。
  2. 脱位:如关节脱臼等。

在高强度的奥运比赛中,运动员一旦出现损伤往往都比较严重。例如,剧烈奔跑可能导致肌肉撕裂或跟腱断裂,而球类运动中的急停、转身则可能造成膝关节、踝关节的韧带和肌腱损伤。


图源:新华社


郑钦文右腿缠绕着绷带 图源:新华社

运动损伤的急救处理

处理运动损伤时,临床通常遵循“RICE”原则:

  • R(Rest):休息,立即停止运动以避免损伤加重。
  • I(Ice):冰敷,使用医用冰袋或冰块包裹毛巾敷在受伤处,以减少出血和水肿。
  • C(Compression):加压包扎,使用医用弹力绷带固定受伤部位,减少出血和肿胀,同时固定关节。
  • E(Elevation):抬高受伤部位,促进血液和淋巴液回流,防止肿胀。

此外,还有“PRICE”原则,即在“RICE”的基础上增加“Protect”(保护)。近年来,还提出了“Optimal Loading”理念,即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适当负重训练,促进伤口愈合,同时防止肌肉萎缩。这一原则主要适用于膝关节和踝关节损伤。

如何预防运动损伤

  1. 充分热身:运动前进行5-10分钟的热身活动,如慢跑、高抬腿或跳绳,使身体微微出汗,心率上升,让肌肉和骨骼组织充分活跃。
  2. 选择合适的运动装备:跑步爱好者应选择合适的跑鞋,运动服要透气、舒适,便于排汗。
  3. 使用辅助设备:如护膝、护踝、肌肉贴等。
  4. 学习运动理论:了解运动损伤预防知识,提高运动技巧。

不同人群的运动建议

  • 18岁以下青少年:主要在学校内完成体育运动,应遵循学校规则,认真对待运动,不要敷衍了事。
  • 18-64岁成年人: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或75分钟高强度运动,同时每周至少进行2次肌肉训练。
  • 65岁以上老年人:适当降低运动强度,但要增加运动时长和频率,选择多样化的运动方式,如慢走、快走、家务劳动等,同时要注意保护自己,量力而行。

观看奥运的健康提示

  1. 注意作息时间:巴黎与中国有7小时时差,尽量避免熬夜观看比赛。
  2. 保持正确坐姿:不要“葛优躺”,长时间躺卧容易导致腰和脖子损伤,观看电脑屏幕时尽量把屏幕抬高,减少颈椎损伤。
  3. 保持情绪稳定:不要因比赛结果过于激动,情绪波动会影响心脑血管健康。

运动损伤虽然常见,但通过科学预防和正确处理,可以大大降低其发生率和严重程度。让我们在享受运动乐趣的同时,也要关注自身的健康,做到科学运动,安全运动。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