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瞬息全宇宙》:全球化时代电影文化隔阂如何跨越?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瞬息全宇宙》:全球化时代电影文化隔阂如何跨越?

引用
界面
1.
https://www.jiemian.com/article/9112564.html

《瞬息全宇宙》在第95届奥斯卡颁奖典礼上一骑绝尘,包揽七项大奖,主演杨紫琼也因此成为首位亚裔奥斯卡影后。然而,在中国,《瞬息全宇宙》的豆瓣评分却从8.9分跌至7.6分,引发热议。这部电影为何在国内遭遇口碑争议?这背后折射出的,是好莱坞亚裔电影在全球化时代面临的文化隔阂困境。


《瞬息全宇宙》海报

《瞬息全宇宙》由关家永、丹尼尔·施因内特执导,杨紫琼、关继威、杰米·李·柯蒂斯主演,讲述中年亚裔女性秀莲在多个平行宇宙中穿梭,最终拯救女儿并理解家庭之爱的故事。这部电影在国际市场上取得了巨大成功,IMDb评分8.1分,MTC媒体评分81分,烂番茄新鲜度95%,全球票房超过1亿美元。

然而,在中国,《瞬息全宇宙》的口碑却出现了较大波动。虽然7.6分不算低分,但一星好评率只有1.6%,五星好评率也只有24%,大部分观众给出了三到四分的评价。这种反差引发了人们的思考:为什么一部在国际上大获成功的电影,在中国却遭遇了口碑争议?

口碑有争议的《瞬息全宇宙》,能够被中国市场待见吗?

《瞬息全宇宙》的亮点在于其独特的平行宇宙设定、创意十足的宇宙跳跃方式以及对亚裔移民家庭的关注。影片通过反常行为实现宇宙跳跃,融合了中国香港邪典电影式的无厘头和喜剧效果。此外,影片中母亲秀莲和女儿乔伊化身两块石头进行无声对话的场景,充满了东方哲学的巧思。

然而,这些创意在快速的节奏和密集的视觉冲击下,也让不少观众感到疲惫。有观众形容观影体验就像是“每隔两分钟就强迫你灌下一碗加入了世界上所有调料的白开水”。这种高强度的视觉轰炸,加上流媒体平台的观看方式限制,使得国内观众难以获得影院观影的沉浸感。


观众的视觉状态

影片的另一个争议点在于其内容深度。虽然探讨了虚无、代际矛盾等深刻话题,但最终却以“爱与和平”的简单答案收场,未能充分承载起这些议题的重量。此外,影片中对亚裔的刻板印象也引发了国内观众的不满。秀莲作为洗衣店老板的形象,以及西方化的名字,都被视为好莱坞对亚裔的刻板描绘。

墙外开花墙外香,好莱坞亚裔电影为何总是不能被“墙内”接受?

《瞬息全宇宙》在中国市场的遭遇并非个例。近年来,多部在北美大获成功的亚裔电影在中国都表现平平。例如,《摘金奇缘》在中国仅获得1100万元票房,《别告诉她》更是只有418.4万元票房,《尚气与十环传奇》则遭遇下架风波。

这种现象背后,反映了几个深层次的问题:

  1. 市场环境差异:亚裔电影在北美市场的成功很大程度上源于美国亚裔人口的增长和市场潜力。但在中国市场,观众缺乏相似的生存经验,难以产生共鸣。

  2. 好莱坞模式的同质化:好莱坞电影往往采用高度标准化的制作流程,即使在亚裔电影中,亚裔也只是一个表面的卖点,故事核心仍然是高度同质化的。随着中国本土优秀电影的崛起,观众对这种模式的接受度越来越低。

  3. 文化刻板印象:好莱坞亚裔电影往往沿袭着历史的惯性,对东方进行“奇观”式的呈现,这种单向度的凝视导致了文化的误解和隔阂。

全球化时代,中国电影该怎么更好地走出去

全球化时代,电影作为一种文化商品需要更好地走向世界。中国电影在走出去的过程中,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吸取经验:

  1. 尊重与理解异质文化:避免对其他文化的刻板描绘,保持文化的平等对话。

  2. 跨文化视角:尝试用西方的叙述方式讲好中国故事,如李安的《卧虎藏龙》就是一个成功案例。

  3. 发挥传统优势:利用中国功夫等文化符号的优势,同时推动其他类型电影的发展。

《瞬息全宇宙》的成功与争议,为全球化时代的电影文化交流提供了深刻的启示。只有真正理解并尊重文化差异,才能实现文化的有效传播与交流。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