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房产时代"到"金融时代":中国家庭资产配置趋势解析
从"房产时代"到"金融时代":中国家庭资产配置趋势解析
随着中国房地产市场进入调整期,居民财富管理正经历一场深刻的变革。从"房产时代"到"金融时代",中国家庭资产配置正在发生结构性转变。本文将为您解析这一趋势背后的数据支撑、国际经验借鉴以及未来资产配置的建议。
中国家庭127万亿资产或将从楼市转入金融产品
过去十几年,国内房地产市场经历了黄金发展期,房产成为居民财富增值的重要保障。然而,在"房住不炒"的政策引导下,房产在财富中的贡献度正在下降。
根据中信里昂证券的预测,随着中国房地产市场持续调整,中国家庭未来九年将把127万亿元人民币(18万亿美元)资金转入金融产品。到2030年,房地产在中国家庭资产配置中的占比将从2021年的37%下降至26%。相比之下,共同基金、理财产品和保险等投资资金在此期间的占比将从13%上升至21%。
资料来源:CEIC,中金公司研究部
发达国家的经验对我们有何启示?
通过跨国比较发现,人均GDP较高的国家,其居民配置不动产的比例往往较低,而在金融资产中配置股票等风险资产的比例较高。这一规律同样适用于同一国家内部不同收入群体的资产配置情况。
资料来源:Haver Analytics,Wind,《2019年中国城镇居民家庭资产负债情况调查》,中金公司研究部
目前,中国居民资产配置结构仍然较为保守,主要呈现两大特点:对房地产有较强偏好,对金融风险资产则相对谨慎。即使在一线城市如北京、上海的千万资产家庭中,住房资产占比仍接近50%。在金融资产配置中,近一半是现金存款,而在股票基金等风险资产上的配置比例远低于发达国家。
资料来源:CEIC,中金公司研究部
相比之下,发达国家的家庭资产配置更加分散。以美国为例,家庭资产配置中股票占比33.1%,保险和养老占比32.6%,现金和存款13.5%。日本家庭则有超过半数资金放在现金和储蓄类资产里,保险和养老金占26.8%,股票投资占9.5%,信托占5.2%。
资产配置建议
在当前全球经济形势尚不明朗、利率下行的背景下,多元化资产配置已成为中产阶级的必经之路。建议在专业人士的指导下,根据收入变化、家庭结构变化等因素,动态调整和完善资产配置方案,通过多元化布局降低风险,实现财富的稳健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