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时出现这些症状千万别硬撑,当心运动过敏!
运动时出现这些症状千万别硬撑,当心运动过敏!
运动过敏是一种只在运动时才会出现的全身性过敏反应,轻则表现为皮肤瘙痒、荨麻疹,重则可能导致过敏性休克甚至猝死。上海市同仁医院急诊科翟医生通过一个真实的临床案例,揭示了运动过敏的危险性,并详细介绍了其发病机制、触发因素及应对方法。
(急诊科翟振州医生工作照)
案例分享:这就是「运动过敏」
4月初,一位30岁左右的小伙来到急诊科就诊。他戴着口罩,腼腆地询问是否可以看过敏。翟医生观察到,小伙从口罩边缘露出的脸上大片潮红,双侧手臂布满明显的丘疹。
经过询问得知,小伙在跑步后出现了这些症状,且这种情况并非首次发生。更严重的是,他还出现了胸闷的症状。进一步检查显示,小伙血压偏低(90/60 mmHg),心率加快(110次/分),情况较为严重。翟医生立刻判断为运动过敏,并伴有过敏性休克表现。
小伙被立即送入抢救室,接受抗过敏和补液扩容等治疗。很快,胸闷、气短症状得到缓解,皮疹也逐渐消退。这个案例充分展示了运动过敏的典型特征:来得快、去得快,但若不及时处理,后果可能非常严重。
揭开「运动过敏」的神秘面纱
运动过敏的全称是运动诱发的全身性过敏反应,是一种只在运动时才会出现的全身性过敏反应,在运动的任何阶段都可能出现症状。其发病机制与皮肤肥大细胞脱颗粒以及血浆组胺和血清类胰蛋白酶水平的短暂升高有关。
部分患者存在食物依赖性,即只在进食特定食物后数小时内进行运动时才会出现症状。这些特定食物往往具有一定的规律性。
触发「运动过敏」的帮凶们
虽然运动是直接触发因素,但许多患者在以下一种或多种协同因素的作用下更容易出现症状:
- 服用非甾体类消炎药(如阿司匹林、扑热息痛、布洛芬等)
- 饮酒
- 女性月经周期的经前期或排卵期
- 极端温度(高温潮湿或寒冷暴露)
- 花粉过敏患者的季节性花粉暴露
- 感染或其他疾病
坚持,后果很严重
运动过敏的早期症状包括皮温升高、潮红、广泛瘙痒、荨麻疹和突发乏力。如果此时继续运动,可能会出现以下严重症状:
- 面部和/或四肢(通常是双手)的血管性水肿
- 胃肠道症状(如恶心、腹部绞痛和腹泻)
- 喉水肿
- 低血压和/或循环衰竭
在极少数情况下,患者还可能出现支气管痉挛和头痛等症状。虽然停止运动后这些症状可能会缓解,但过敏性休克可能导致休克或猝死,因此必须高度重视。
有异样不适,千万先停下
翟医生提醒,许多运动过敏患者并不知道自己患有这种疾病,有人会选择克服不适继续运动,还有人会在出现症状时奔跑寻求帮助,这些都是极其危险的行为。
如果在运动中出现上述症状,请立即停止运动,不要在意旁人的眼光。症状缓解后,今后选择运动项目时也要格外慎重。
随着新冠疫情的好转,越来越多的人恢复了体育锻炼。在强身健体的同时,一定要关注身体的异常反应。如果出现皮疹、瘙痒等症状,应立即停止运动,多饮水,并可自行服用抗过敏药物如氯雷他定等。但如果出现胸闷、气促、头晕等症状,经休息不能恢复时,应立即就近就医。
总之,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量力而行,是预防运动过敏的关键。
本文原文来自丁香园,仅作为健康知识分享,不构成实际治疗建议。如有相关症状,请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