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7”新政5年记|“回头看”楼市价格保持平稳 未来难言大涨
“317”新政5年记|“回头看”楼市价格保持平稳 未来难言大涨
2017年3月17日,北京市住建委等四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完善商品住房销售和差别化信贷政策的通知》,被业内称为“史上最严”的楼市调控政策。五年来,这一政策对北京房地产市场产生了深远影响。本文将带您回顾这五年间北京楼市的具体变化。
价格:新房上涨被明显遏制
“317新政”实施后,北京房价上升的势头得到遏制,楼市进入下行通道,成交量急转直下,购房需求转入观望。
数据来源:58安居客房产研究院,仅供参考
根据58安居客房产研究院的数据,从近5年北京的房价变化来看,整体仍保持稳中向上的态势。其中,新房价格在2018年、2019年跌入谷底后,逐渐恢复到平稳区间。
昌平某新盘项目的开发商负责人表示,“北京新房这几年的价格变动不大,目前新房价格都严格按照指导价来,只有降低的空间,没有突破指导价的可能。如果一定要对比的话,最近一年新拿地的价格比照两年前的价格有两、三千元每平方米的向上浮动,这个影响并不明显。”
相比之下,二手房价格涨幅更为明显。一位大型中介的经纪人表示,这几年里,最热的就是学区房,涨价明显。以海淀区小西天片区为例,二手房售价已从2018年的7-8万元/平方米涨至现在的9-10万元/平方米。
58安居客房产研究院数据显示,2017年3月北京新房价格为38873元/平方米,2022年2月份的新房均价为48428元/平方米,5年间新房价格涨幅为24.6%,平均每年的价格涨幅约为4.9%。而二手房的价格上浮更大,2022年2月最新的成交均价再次触及了63000元/平方米的价格高位。
58安居客房产研究院分院院长张波表示,从房价、成交量这两个维度看,过去五年北京整体调控政策成效卓著。尤其是新房价格,在2017年新政出台后,平均涨幅出现了明显放缓的态势。总体来看,二手房成交均价的实际上涨幅度是要超过一手房,但涨幅近几年逐步收窄,这和学区房政策调整有较大关联,预计后续北京二手房仍将维持窄幅振荡格局。
成交:再未触及历史高点
严控5年,楼市成交量也发生了逆转,2017年3月,北京二手房成交量达到了25434套的史上最高点,但今年2月份的二手房成交量仅为6246套,缩水明显。
数据来源:58安居客房产研究院,仅供参考
谈到2017年新政出台前北京楼市的火热,地产从业人员更是有深切的体会,那也是经纪人的“黄金时代”。海淀区的一位资深二手房经纪人王远(化名)表示,“那时候一个经纪人一个月成交量在六、七单左右,基本上带客户看一遍房,就都能成交。那时候大家都在抢房子,比的是谁有本事先约到房主,谁能出更高的首付款。尤其政策出台前的一个月,火热抢房达到高峰,如果客户说再考虑考虑,第二天再回过头来想约房主,房子就极可能卖出去了。即便客户和房主约在一起坐下来聊,业主临时起意提价十万,也都是正常不过的事情,现在跟那时候比差远了。”
58安居客房产研究院的数据统计显示,在过去5年的调控周期里,仅有2020年12月和2021年3月,这两个月的二手房成交量突破了2万套,这很大程度上还是二胎放开及学区需求暴增导致的。绝大多数时间里,北京二手房成交量都围绕着一万套上下浮动。
从调控效果上看,5年时间里,限竞房、有指导售价的新房、共有产权房等共同对楼市稳定起到了积极作用。二手房交易稍有过热,便会有对应的学区政策出台,使得楼市新房、二手房交易始终维持着稳定健康的局面。
炒作:投资客绝迹
之所以“317新政”被称为“史上最严”,核心原因是大幅提高了使用杠杆的资金成本。无论是二套房的首付比例提高、还是认房认贷等,造成的直接结果就是买房的成本更高了,这对于习惯用银行资金,上高杠杆炒房的投资客来说,几乎是灭顶之灾。
于是乎,我们如今已经很难再听到投资客组团抄底,买下一整片二手房这类的新闻。
楼市在严控五年以来,需求端不再相信楼市只涨不跌,处于观望状态,即便一些热门楼盘入市引发了全城关注,但也无法改变市场热度回归正常的趋势。
在58安居客房产研究院分院院长张波看来,“3·17新政”及后续一系列政策组合拳的调控本质是增加“交易成本”,且力度可谓史无前例,招招剑指投资投机性炒房。
“从目前来看,北京的成交在近几年已经基本回归到自住型需求占绝对主导地位。由于认房认贷加之严格的限购政策,非自住型需求入市的门槛极高,同时对于购房者首付资金严查以及对市场挂牌价格的整治,导致投资者性需求的获利预期变弱,市场逐步恢复平稳理性。”张波表示。
除了量价变化,“3·17新策”还带来了购房心态的变化。市场逐渐进入到刚需和改善主导、买方主导的状态。此外,与调控前业主频繁上调报价不同的是,调控后业主报价开始理性,成交周期也开始变长。二手房市场在317之后,除了个别热点学区外,整体维持了稳定的趋势。
专家:未来不具备大涨条件
在经历了信贷收紧、严控经营贷入楼市等多重打击后, “房住不炒”,以及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的政策调控全部得到落实。北京房地产市场已经不具备大涨的空间。
但需要关注的是,今年初开始,房贷政策出现了适度放松,目前包括北京在内的一线城市市场正在逐步回暖,从统计局公布的今年1、2月房价来看,北京的新房和二手房也总体处于微幅上升区间。
张波预计,在整体回暖的背景下,北京楼市进一步出台放松政策的可能性较小,尤其是“取消认房认贷”这样重量级的政策,一旦实施,不但会大大提升改善型购房者入市的意愿度,亦有可能导致投资性需求抬头。因此,北京对于政策的调整会偏于谨慎,尤其在市场上行周期不太会快速推进。
也有业内人士表示,从北京调控动作来看,随着城市功能的提升,经济的发展,房价适度上涨是正常且合理的,市场小幅度升温是可以预期的,但不会回到2017年初那样盲目暴涨的状态。在现有政策逐渐宽松的背景下,更严格的限购限贷政策出台的可能性不大,但如果楼市出现新的投资投机苗头,政策的打压仍会持续。
本文原文来自腾讯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