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2024年上半年人民币国际化路径追踪(上)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2024年上半年人民币国际化路径追踪(上)

引用
新浪网
1.
https://finance.sina.com.cn/money/bond/2024-08-28/doc-incmehfs3721465.shtml

2024年上半年,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稳步推进。从结算、投资、储备到计价,人民币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地位不断提升。本文将从四个方面详细分析人民币国际化的最新进展。

结算货币职能稳步提升

结算货币职能是指在跨境贸易结算中使用人民币支付结算,是人民币跨境业务发展的重要形式,是人民币国际化的重要基石。

从国内看,根据人民银行公布数据显示,自CIPS建立以来,人民币跨境支付金额持续增长,截至2024年第一季度,规模已超过40万亿元,同比增长60.83%,为历史最高水平。从币种看,人民币在银行对外收付款中的占比稳定在50%以上;与之相对应,美元占比已降至42%,创有记录以来的历史新低。


数据来源:Wind,建行金融市场部。

从全球范围看,在SWIFT基于支付金额统计的全球货币排名中,人民币已升至全球第四大活跃货币。2024年上半年,人民币在全球支付中的比重维持逐月上升的势头,2024年6月支付份额为4.61%,较去年同期提升1.8个百分点,仅次于今年3月创下的4.69%历史新高。若将欧元区列为单一经济体,除欧元区内部的支付外,2024年6月人民币在跨境支付中的份额为3.23%,较去年同期上升1.57个百分点,超越加元排在第五位,较去年上升一名。

数据来源:Wind,建行金融市场部。


数据来源:SWITF,建行金融市场部。

其中,在中国大陆以外,人民币主要以离岸人民币(CNH)形式流通,2024年上半年中国香港地区仍为CNH流通的主要地区,且占全部CNH国际支付份额明显大幅提升,占比已基本稳定在80%以上,并触及83%的历史最高。除香港以外的其他地区占比均有所下滑,但日本排名较2023年底有明显提升,由第10位上升至第7位。此外,由于欧美国家对俄罗斯实施的金融制裁,俄罗斯与SWIFT系统断开,自2023年10月起,CNH流通的地区统计不再包含俄罗斯,而此前,俄罗斯已超越法国成为排名第五的国家(地区)。


数据来源:SWIFT,建行金融市场部。注:除了卢森堡、比利时和荷兰,其他国家(地区)均为离岸人民币清算中心。数据截至2024年6月。

根据SWIFT统计显示,2024年6月,人民币在全球跨境贸易结算金额中排名已超越欧元,成为第二名,占比5.99%,较2023年12月提升0.92个百分点。

数据来源:SWITF,建行金融市场部。

总体而言,2024年上半年人民币国际支付占比保持在国际前列,占比份额显著提升,在跨境贸易结算业务中的份额和权重同步上升,并在多项占比排名中提升了名次,与美元的距离进一步缩窄。在离岸市场中,香港地区在人民币国际支付领域依然发挥着最重要的作用。

投资货币职能亮点突出

投资货币职能是指资本项目开放,为境内外投资者提供畅通的投资渠道和丰富的投资产品,对于增强人民币投资货币功能具有重要意义。这方面人民币的现实基础相对薄弱,也是近年来人民币国际化的重点方向。资本项目的开放主要包含四大领域:直接投资和不动产、证券投资、对外债权与债务以及个人交易。

直接投资领域开放程度较高,外商来华投资和中国企业境外投资两个维度的直接投资均已实现基本可兑换。2013—2022年,中国吸引外资规模连续十年稳步增长,但从2023年开始,外商直接投资规模开始出现趋势性下降,尤其是2024年上半年累计实际使用外资金额4989.1亿元人民币(约合686.7亿美元),同比下降29.1%(美元计价同比下降29.9%)。从原因上看,一方面,经历了连续多年的高速增长,高基数下数据波动是正常现象;另一方面,新冠疫情发生以来,全球贸易保护主义有抬头趋势,比如美国以“本土回流+近岸回流+友岸回流”格局努力推动制造业回流,从全球范围来看,外商直接投资(FDI)规模均有一定程度萎缩:根据联合国贸发会(UNCTAD)发布的《2023年全球投资趋势观察》,2023年全球外国直接投资总量约为1.37万亿美元,如果剔除几个欧洲“导管经济体”因素,全球外国直接投资实际下降18%,在该口径下,我国FDI流入下降6%,与美国3%的降幅几乎持平,同时明显优于印度-47%与东盟-16%的表现。另外,从结构的角度来看,尽管FDI增长趋势放缓,但行业分布重点已开始由传统制造业和房地产向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转移,布局优化调整的过程也是外资积极适应中国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的必由之路。企业“走出去”的步伐加速,对外非金融类直接投资仍保持较高的增长趋势,显示出中国企业在全球经济活动中的积极参与和对外投资的活跃态势。

数据来源:Wind,建行金融市场部。注:2023年8月起,商务部不再按月公布美元计价的外商直接投资,缺失部分为以人民币计价的数据按照历史汇率折算为美元得到。

证券市场对外开放进展相对顺利。自2012年起,中国证券投资项目下的开放不断推进,但境外机构在境内发行集体投资类证券子项目的开放程度仍然较低。

股票类项目部分实现可兑换,境外企业在境内交易所发行以人民币计价的股票仍未实现突破,沪港通、深港通渠道是境内外双向投资参与的重要渠道。截至2024年第一季度,境外机构持有中国市场股票资金流入规模为1.02万亿美元,较去年同期下降1805亿美元。今年1—7月,港股通持续净流入约3843亿元人民币,同比大幅增长211%,在回归季节性水平的基础上创同期历史新高。


数据来源:Wind,建行金融市场部。

债券市场方面,境外机构投资者已成为银行间债券市场重要参与者,今年以来表现尤其亮眼。截至2024年6月末,境外机构持有银行间市场债券4.31万亿元,约占银行间债券市场总托管量的3%,较2023年末大幅提升6395亿元。截至6月末,共有1133家境外机构主体入市,其中,567家通过直接投资渠道入市,823家通过“债券通”渠道入市,257家同时通过两个渠道入市。

2024年上半年,我国持续推进跨境贸易和投融资便利化,修订并发布了《资本项目外汇业务指引(2024年版)》,明确了境内机构境外放款债转股办理程序,新增了境内企业在A股市场公开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外方股东参与认购业务办理情形等。此外,对外债权与债务、个人交易项目等方面的资本项目兑换也正在有序推进,暂无实质性政策出台。考虑到部分国家资本项目过快、过度开放,导致资本市场剧烈波动,经济出现动荡,甚至引发经济危机的历史经验,资本项目开放的进程相对审慎。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