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也能“把脉”!揭秘数字化中医:脉诊的量化与应用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机器也能“把脉”!揭秘数字化中医:脉诊的量化与应用
引用
新浪网
1.
https://cj.sina.com.cn/articles/view/6004911042/165ebabc201906xbeg
中医把脉已有两千多年历史,医生通过手指感受手腕脉搏的细微变化,判断患者身体问题。但这种方式依赖个人经验,难以量化和标准化。如今,李云团队用生物物理技术破解了脉搏的“密码”——通过传感器记录脉搏波形,再用计算机分析,让脉诊变得像测血压一样直观。
桡动脉处压力传感器测量到的曲线
早在20世纪80年代,王唯工教授便巧妙地运用气球与软管模拟人体器官和血管,通过模拟实验,成功证实了通过局部血压波能够有效推断出整个心血管系统的运行状态。
王唯工教授还创新性地提出了“气血共振”理论:器官和经络有特定振动频率,当心跳频率与之匹配时,血液循环最顺畅。若某个器官能量过高(偏阳)或过低(偏阴),波形分析就能揪出问题。
李云的团队还用这项技术做了个有趣实验:测量一位52岁感冒患者的脉搏波,结果显示,他的肺经、膀胱经能量明显偏高(红色标记),而脾经能量偏低(黄色标记)。这与中医理论完美对应——感冒初期,病毒入侵膀胱经导致能量升高;随着病情发展,肺经和肾经也受影响,同时身体抵抗力下降(脾经能量降低)。这项实验不仅验证了中医“外感病传变”的规律,还让医生能通过数据调整治疗方案。
目前该技术主要用于脉诊教学、临床辅助及临床科研,它可以帮助医生更准确地判断病情,还能在中医的慢病管理和治未病方面提供及时的监测和治疗观察。当古老中医遇上现代科技,脉诊不再是“玄妙手感”,而是可测量、可分析的健康数据。这场跨界合作,或许能让中医真正走向世界!
热门推荐
自我觉察是情商基石:从认知到实践的完整指南
水煮鱼家庭制作详解:两种方法复刻川菜经典
冬季自驾318国道成都段全攻略:安全驾驶与服务设施详解
老年人慢性咳嗽的中医食疗秘籍
广州越秀公园亲子游打卡攻略:五羊石像、儿童乐园等你来玩!
越秀山最新打卡攻略:休闲活动大揭秘
飞盘运动热潮来袭,都市青年必备训练秘籍
保级关键战:乌迪内斯主场迎战热那亚,谁能笑到最后?
每100克仅145卡路里,鱼香肉丝的营养真相与改良方案
东北第一名菜:尖椒干豆腐的食材选购指南
东北特色尖椒炒干豆腐的健康烹饪秘籍
鹅肌肽:一种具有广阔应用前景的天然活性肽
机器学习和深度学习:AI背后的神秘力量
韩信项羽之争:一个凭智取,一个靠勇胜
从《寻秦记》到《赘婿》:十部经典历史穿越小说推荐
高考语文必考字“塞”:三读音用法与解题技巧
花钱大手大脚,存不住钱的三大生肖,有你吗?
《军中绿花》:唱出几代军人的思乡情与家国梦
从《军中绿花》看军营:战友情谊如何成为军人的精神支柱
从生活方式到认知疗法:高血压伴失眠的非药物治疗方案
高血压患者失眠率超六成,五种非药物疗法助你改善睡眠
建军节听《军中绿花》:歌声里的奉献与思念
军营里的“绿花”:小曾与他的200首军旅歌曲
辣椒炒肉的营养大揭秘:维生素C含量超柳橙,还能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
一年级寒假:每天半小时,学习娱乐两不误
螺丝椒炒五花肉:一道色香味俱全的经典家常菜
湘菜大师教你挑选辣椒炒肉的完美食材
东京换乘指南:再也不怕迷路啦!
新日本观光地100选:乘坐公共交通探访最美自然景观
家庭沟通新姿势:如何打造健康沟通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