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芬太尼:医学的“双刃剑”——认识它的力量与风险

创作时间:
2025-04-08 08:45:47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芬太尼:医学的“双刃剑”——认识它的力量与风险

引用
搜狐
1.
https://www.sohu.com/a/867199386_121491211

芬太尼是一种强效阿片类药物,其镇痛效果约为吗啡的80-100倍,在医疗领域有着重要应用。然而,这种药物也是一把双刃剑,其衍生物的致死剂量极低,仅2毫克就足以致命。本文将全面解析芬太尼的医疗价值与滥用风险,以及全球对其的管控措施。

作为一种人工合成的强效阿片类药物,芬太尼由比利时医生于1960年研发成功,主要用于临床麻醉和缓解疼痛。它的镇痛效力之强,作用速度之快,使得它在外科手术和癌症疼痛治疗中成为一把不可或缺的利器。然而,正是这种强大的效力,使得芬太尼如同一把双刃剑,在医疗领域不可或缺的同时,滥用它却可能带来致命的后果。地下实验室通过化学手段制造的芬太尼衍生物(如卡芬太尼),其毒性是海洛因的5000倍,仅需2毫克就足以致命。

滥用芬太尼的危害

1. 滥用过量致死风险

  • 微量即可致命:衍生物卡芬太尼的致死剂量极低(约2毫克,相当于几粒盐的重量),非法制造的芬太尼常因剂量控制不当导致意外过量。
  • 混入其他毒品:黑市毒品中常被掺入芬太尼以增强药效,但使用者往往不知情,导致海洛因、可卡因甚至假冒处方药(如“假止痛药”)的致死风险激增。
  • 快速起效:芬太尼脂溶性高,能迅速穿透血脑屏障,过量时可能在几分钟内引发呼吸衰竭和死亡。

2. 强烈的成瘾性和依赖性

  • 快速成瘾:芬太尼通过激活大脑中的μ-阿片受体,产生强烈的愉悦感和镇静效果,但会迅速导致生理和心理依赖。
  • 戒断症状严重:突然停用会导致焦虑、肌肉疼痛、呕吐、失眠等戒断反应,迫使使用者持续滥用。
  • 耐受性升高:长期使用需不断增加剂量才能达到相同效果,进一步增加过量风险。

3. 呼吸抑制与器官损伤

  • 呼吸系统:芬太尼抑制脑干的呼吸中枢,导致呼吸频率和深度下降,严重时引发缺氧、昏迷或死亡。
  • 心血管影响:可能导致心率过缓、低血压,甚至心脏骤停。
  • 长期健康损害:慢性滥用会损伤肝脏、肾脏,并可能引发免疫系统功能下降。

4. 社会与公共安全危害

  • 非法制售泛滥:地下实验室非法合成芬太尼类似物(如卡芬太尼、丙烯酰芬太尼),其毒性和不可预测性更高。
  • 禁毒挑战:芬太尼体积小、易运输,通过邮寄或暗网交易难以监管。
  • 家庭与社区影响:成瘾者可能因经济负担、犯罪行为或健康恶化对家庭和社会造成长期伤害。

5. 特殊风险群体

  • 孕妇与新生儿:滥用可能导致胎儿发育异常、早产,新生儿出现戒断综合征(NAS)。
  • 青少年:因好奇或同伴压力接触芬太尼,缺乏对剂量和风险的认知。
  • 合并用药者:与酒精、苯二氮䓬类药物(如安定)合用会协同抑制呼吸,致死风险倍增。

关于芬太尼类药物的管控

自1960年芬太尼首次合成以来,由于其强大的效能和滥用潜力,1964年便被联合国列入《1961年麻醉品单一公约》作为Ⅰ类药品进行管制。随后,包括舒芬太尼在内的多种芬太尼类物质陆续被合成并纳入管制。近年来,新型芬太尼类物质的出现,多数是为了逃避管制,用于非法用途。目前,联合国共列管了25种芬太 Nina类物质和2种前体。我国一直高度重视对芬太尼类物质的管控,1996年版的《麻醉药品品种目录》中,已将12种芬太尼类物质列入国家管控目录,之后又陆续增列其他芬太尼类物质。

2017年,卡芬太尼、呋喃芬太尼、丙烯酰芬太尼和戊酰芬太尼等4种物质被列入《非药用类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制品种增补目录》。至2018年底,我国已列管了25种芬太尼类物质和2种前体。自2019年5月1日起,芬太尼类物质整类被列入《非药用类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制品种增补目录》,为打击和管控芬太尼类物质提供了坚实的法律基础。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