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工业CCD相机的选择总结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工业CCD相机的选择总结

引用
1
来源
1.
http://www.bilibili.com/read/cv40058900/

工业CCD相机在各种精密检测和自动化生产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选择合适的CCD相机需要考虑多个关键参数,包括靶面尺寸、像元尺寸、放大倍率和镜头焦距等。本文将详细介绍这些参数的概念及其相互关系,并通过具体案例说明如何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CCD相机。

CCD结构

要想选择一个适合自己需求的工业CCD相机,首先就必须对CCD的结构有一个大致的了解。不然,会被光学放大倍率、相机分辨率、图像分辨率、像素数、像元尺寸、DPI、PPI等概念搞得晕头转向。了解了结构,清楚了这些概念属于那些结构的哪些部分才能容易理解这些概念,并选择出适合自己需求的CCD。其实,平时所说的CCD结构主要是由CCD相机和光学镜头两部分组成,如图1所示。


图 1 CCD的构成

靶面尺寸

CCD芯片是CCD相机成像的“大脑”,它控制着成像的大小、品质。它就长成如图2的样子。为了方便表示芯片的尺寸,行业里约定以CCD芯片的对角线长度来表示,也称之为靶面尺寸。


图 2 CCD芯片的结构

但是靶面尺寸并不是直接通过对角线的长度来表示。而是约定了以对角线长度为16 mm时的芯片的尺寸为1英吋(1’’),那么不同对角线长度的芯片的叫法就得通过公式来确认。括号表示取整,l的单位为 mm。所以对角线长度为4 mm的CCD芯片通常的被称作1/4’’。图3列出了当前常用的一些CCD芯片的尺寸。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大多数CCD芯片的宽高比依然是4:3。


图 3 常用CCD芯片尺寸

当然,现在CCD和CMOS芯片发展迅速,也出现了一些不能简单用公式推导的芯片,比如1/2.5’’芯片的对角线长度为7.2 mm,当然它的宽高比也不是严格满足4:3,这可能与芯片的制造工艺有关。

像元尺寸

在了解了CCD芯片的靶面尺寸的概念后,我们再回过头看看CCD芯片的构成。CCD芯片全称是电荷耦合器件图像传感器,它是一种集成电路,在其上排列了整齐的细小的半导体结构(mos电容器),这些结构能感应光线,并将图像转换成数字信号,然后通过相机内部的存储单元进行保存。那这些构成阵列的单个结构就称为光敏元,通常称之为像素单元(像素、像元)。

显而易见,像元尺寸就是单个像素单元的真实尺寸了,通常在μm量级。那靶面尺寸与像元尺寸之间存在着何种关系呢。通过图4进行简单的解释一下。图4中a表示像元,A表示CCD芯片的靶面。a的尺寸即像元尺寸为22 mm×22 mm(当然真实的像元都在微米量级,没这么大),A的尺寸为88×66 mm,那么在横向就会有4个像素单元,纵向就会有3个像素单元。那么在这个CCD芯片上就会有3×4个像素,这个在CCD相机的参数中即为相机的分辨率。所以像元尺寸a与靶面尺寸A近似满足公式,Rs表示相机分辨率。

以海康的MV-CA032-10GM为例,它的像元尺寸是3.45 μm×3.45 μm,靶面尺寸为1/1.8”,相机的分辨率为2448×2048。靶面尺寸为1/1.8”的CCD芯片的长和宽分别为7.2 mm和5.4 mm,根据公式,分辨率与像元尺寸的乘积为7.1 mm×5.3 mm,但是由于芯片的制备工艺以及各个像元之间不是完全紧密排列的,所以结果近似满足。


图 4 像元尺寸与靶面尺寸的关系

放大倍率

放大倍率有光学放大倍率、电子放大倍率以及显示器放大倍率三种。

真实的放大倍率(光学放大倍率)可以通过公式来计算。

其中η表示真实放大倍率,l表示CCD芯片长度,L表示视野范围长边。

电子放大倍率是指当相机上的图片显示在屏幕上时的图像放大倍数。(比如1/2”芯片在14“显示屏上的电子放大倍率是14×25.4mm/ 8mm=44.45×)

显示器放大倍率则是指当在CCD相机上加装了光学镜头时,电子放大倍率再乘上镜头的放大倍率。(加装0.2×光学镜头后,显示器放大倍率是0.2×44.45=8.89×)

以上的三种放大倍率放在一起经常会互相混淆,所以建议以光学放大倍率为准,因为光学放大倍率只与CCD芯片的尺寸和视场有关,是由CCD芯片本身性能决定的,是真实的放大倍率,而其他两种放大倍率还与外部的设备(显示器尺寸、外加镜头倍率)有关。

另外,在使用显微镜进行标定时,通常会用到显微镜标尺。其实,此种场景相当于是知道了显微镜的放大倍率,然后可以反推出显微镜上CCD的一些参数。

比如,利用某光学显微镜得到了一张大小为2048×1536,PPI为72的显微照片,标定时发现156个像素的真实物理长度为100 μm,假设此显微镜此时的放大倍数为50×,CCD相机的分辨率也为2048×1536,那么该CCD的放大倍率应该为多少?

要解决上述问题,首先要了解PPI的概念,PPI(Pixel per inch)也就是单位距离(inch)上的像素个数。与之对应的还有一个我们经常会看到的DPI(Dot per inch)。那二者有何区别,一般来说DPI常用于“设备”参数的扫描中,比如将一台扫描仪的DPI设置为72,这意味着机器在扫描过程中,对每英寸的长度会取72个扫描点(dot)。而PPI常用于“屏幕显示”的描述中,比如PPI为72的图片对应到现实尺度中,屏幕将以每英寸赋予72个像素(Pixel)的方式来显示它。所以在这里解决放大倍率的问题时,显然要用到PPI而不是DPI。

接着回到原来的问题,首先根据图片的分辨率和PPI得出图片的真实物理尺寸(横向分辨率 or 纵向分辨率除以PPI再乘25.4),即28.44 inch×21.33 inch(72.25 cm×54.19 cm)。根据标定长度可以知道,CCD把真实的1μm的物体用1.56个像素来表示,即1.56 Pixel/μm。所以根据CCD的分辨率(CCD的横向分辨率 or 纵向分辨率除以1.56)可以求得真实物体的大小为1312.82 μm×984.62 μm,也可以理解成CCD芯片能看到的真实物体的范围(CCD的视野范围),因为此时没有加装光学镜头。那放大倍率即为(72.25 cm/1312.82 μm或54.19 cm/984.62μm),约为550×,所以相当于CCD相机的光学放大倍率为11×。根据公式,芯片尺寸应该为14.4 mm×10.8 mm,与此最接近的是1.1”芯片,所以此显微镜上CCD的芯片尺寸为14.08 mm×10.56 mm。

镜头焦距

焦距就是从镜头的中心到焦平面(CCD感光芯片)上形成的像之间的距离。要计算镜头的焦距,还需要知道工作距离(WD),即镜头到物体的距离。可以根据图5中的方法来计算焦距。


图 5 焦距计算方法

另外焦距f与光学放大倍率η满足公式:

其中L表示视野范围(FOV)的长边,通常也用H和V分别表示FOV的高和宽。

选择CCD

根据需求选择CCD的流程。首先确定视野范围(FOV),图像的精度(最小能拍到多大尺寸)、工作距离WD,然后选择CCD相机,如果有变焦需求再寻找合适的光学镜头。

比如,现在需要拍摄1.2 mm×0.9 mm范围内的图像,要求精度为0.001 mm,光学放大倍率至少为10×,工作距离大于5 mm,那么应该选择多大尺寸的CCD相机?

首先,(1.2/0.001)×(0.9/0.001)=100万像素,也就是说要达到如此0.001 mm的精度必须至少得100万像素,但是通常不能简单的用一个像素来表示0.001 mm,至少得是3到4倍,所以CCD相机的分辨率必须不低于300万像素。按宽高比4:3的芯片尺寸来看,最低分辨率得为2048×1536。第一步确定了CCD的分辨率。

接着得选芯片的尺寸,首先得确定光学放大倍率即大于10,所以根据公式芯片的长边与视野范围的长边比要大于10,即芯片尺寸大于12 mm×9 mm,所以靶面尺寸1”的芯片(12.8 mm×9.6 mm)满足要求。第二步确定了CCD芯片的尺寸。

下来再确定CCD相机的焦距(选择镜头),因为工作距离大于5 mm,根据公式,则CCD相机的焦距应该大于50 mm,即选择大于50 mm焦距的镜头。

参考文献:

  1. 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U0NjgzMDIxMQ==&mid=2247588911&idx=4&sn=75c26fa4b1e63710894e5fb988d19ad4&chksm=fb547ec3cc23f7d539eb32acd32cfc9eb583aaffeef54984e226e5fc3440bb8b8e52a84a19cd&scene=27
  2. https://wenku.baidu.com/view/bc47c204a02d7375a417866fb84ae45c3b35c2c9.html
  3.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19711019?ivk_sa=1024320u
  4.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7034513
  5. https://www.sohu.com/a/528209315_121119003
  6. https://www.docin.com/p-36081269.html
  7. https://zhuanlan.zhihu.com/p/268521844
  8. https://zhuanlan.zhihu.com/p/266844882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