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提醒爱喝酒的人:牢记这4个酒后猝死前兆,一旦出现及时就医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提醒爱喝酒的人:牢记这4个酒后猝死前兆,一旦出现及时就医

引用
新浪网
1.
https://cj.sina.com.cn/articles/view/7879996919/1d5af35f702001ct9a

在生活的某个角落,一场突如其ishes的悲剧悄然上演,敲响了关于健康饮酒的沉重警钟。小李和几位同事在工作之余,相约小聚,酒杯碰撞间,气氛热烈。然而,酒精的麻醉作用逐渐显现,小李在同事的搀扶下,被送往附近的沐足店,试图在按摩中放松身心,缓解酒精带来的不适。沐足店的房间里,灯光柔和,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草本香气,本应是惬意的放松时刻,却在瞬间风云突变。员工廖某为小李服务时,敏锐地察觉到他身上浓烈的酒气。

在为小李掏耳朵、按摩右手的短短几分钟内,小李的身体突然出现剧烈反应,两眼睁大,身体不受控制地抽搐,呼吸也变得急促而困难,仿佛被无形的巨手扼住了咽喉。廖某和同事们惊慌失措,立即拨打急救电话,救护车的警笛声划破夜空,医护人员迅速赶到现场,全力对小李进行抢救,但遗憾的是,小李最终还是因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急性发作,抢救无效离世。检查结果显示,小李体内乙醇含量达到34.3mg/100mL,酒精成了这场悲剧的隐形推手。

喝酒,这个在社交场合中司空见惯的行为,背后隐藏着诸多健康隐患,尤其是对于那些喝酒后容易“上脸”的人来说,更是如此。在酒桌上,我们常常能看到有人喝酒后脸红脖子粗,这在一些人眼中被视为“能喝”的象征,但真相远没有这么简单。当酒精进入人体后,身体会迅速启动分解机制。正常情况下,乙醇会被分解成乙醛,再由乙醛脱氢酶进一步分解为无害的乙酸,最终排出体外。然而,部分人由于体内缺乏足够的乙醛脱氢酶,乙醛分解速度跟不上乙醇分解速度,导致乙醛在体内堆积。乙醛是一种有毒的致癌物,它会刺激循环系统,使血管扩张,从而引发酒后脸色变红的现象,这其实是乙醛中毒的一种表现。亚洲人中,这种现象尤为常见,约35%至45%的人携带ALDH2基因突变,使得他们在饮酒后更容易出现脸红的情况。

喝酒上脸,看似只是一个小细节,却可能暗示着一系列健康风险。首先,乙醛堆积会产生大量活性氧,当活性氧压力过大时,会干扰骨骼的新陈代谢,导致骨密度下降,进而增加骨折的风险。其次,斯坦福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酒精会损害受ALDH2保护的细胞,使神经元中的自由基以及细胞死亡蛋白水平上升,从而提高患老年痴呆的风险。此外,韩国有研究指出,喝酒容易上脸的人,即使只是少量饮酒,也会增加患高血压的风险。更令人担忧的是,酒精中的乙醇及其代谢物乙醛都会对DNA造成损害,反复的DNA损伤会增加患癌的风险。

对于爱喝酒的人来说,更要时刻留意身体发出的异常信号,因为这些信号可能是猝死的前兆。酒后猝死的原因多种多样,包括误吸、心脏急症、急性胰腺炎、脑出血、低体温、双硫仑样反应、洗胃后低渗、横纹肌溶解等。如果在过量饮酒后,身体出现以下几种情况,一定要高度警惕。

首先,窒息是醉酒后极为危险的情况。醉酒后,人体的气道本能保护作用会减弱甚至消失,呕吐时,呕吐物很容易进入气管,导致气管堵塞,从而引发窒息,危及生命。其次,双硫仑样反应也不容小觑。如果在饮酒期间服用了会引起双硫仑样反应的药物,可能会出现头痛、气短、胸闷、四肢乏力、多汗、脸部潮红、恶心、心率加快、视物模糊、呕吐等症状。在严重的情况下,可能会导致血压降低、呼吸困难、失去意识,甚至死亡。

此外,低血糖也是酒后需要警惕的问题。酒精在体内代谢过程中容易诱发低血糖,早期表现为多汗、心悸、烦躁等症状,严重时会出现意识模糊、嗜睡甚至昏迷。当低血糖持续6小时以上时,可能会对神经功能造成损伤,甚至导致死亡。最后,心慌胸闷也是酒后常见的不良反应。大量饮酒容易造成心肌损伤,表现为心慌、胸闷等症状,但醉酒的人可能感觉不到,从而容易诱发多种心血管意外,如脑出血、脑卒中、心肌梗塞等。

过量饮酒不仅容易导致猝死,还会带来诸多健康风险,如诱发酒精肝、损害心血管、增加多种癌症的发病风险、导致肥胖等。虽然很多人都知道喝酒伤身,但在某些情况下,却不得不面对需要喝酒的局面。在这种情况下,酒后做好以下几件事,有助于降低酒精的伤害。

首先,不要马上喝浓茶和咖啡。浓茶中含有大量的茶碱,会发挥利尿作用,导致身体缺水,还会促使未分解的乙醛提前进入肾脏,影响肾脏健康。咖啡中的咖啡因会兴奋神经中枢系统,引发头痛、头晕等症状,同时,其利尿作用也会加重脱水症状。

其次,不要立刻洗澡。喝酒会消耗大量的血糖,此时洗澡会导致血糖得不到及时补充,出现心悸、头晕、乏力等症状,甚至可能引发低血糖昏迷。此外,热水洗澡会使血管扩张,容易导致脑供血不足,增加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

最后,不要催吐。催吐可能会使恶心呕吐的症状更加严重,剧烈呕吐可能会导致急性胰腺炎,还可能使食管和胃部连接的贲门黏膜撕裂,甚至引发大出血。在呕吐过程中,胃酸和酒精会对食管造成再次伤害,诱发反流性食管炎。

喝酒有害健康,最安全的喝酒量为“0”。希望大家都能够尽量不喝酒或少喝酒,珍爱生命,远离酒精的危害。

本文原文来自新浪新闻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