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列舰、巡洋舰的副炮有什么用?其实是保命之炮
战列舰、巡洋舰的副炮有什么用?其实是保命之炮
就战列舰为代表的火炮大型水面战舰,人们更多的是记住其粗大的主炮,副炮似乎“存在感”比较弱,尤其在战列舰主炮口径不断增大之后,主炮和副炮的射程差距十分大,副炮好像在海战中没有什么作用。
战列舰、巡洋舰的副炮有什么用?到后期成保命之炮
尤其是对很多不那么认真的军迷来说,很多战舰有多少副炮几乎一概不知,更不要提具体作用了,其实战列舰副炮的具体作用,我们可以分成几个时期来看:
1、前无畏舰时代:副炮的主要作用是“打架”。这一时期的战列舰的副炮主要作用在于,参与对敌舰的射击,此时的副炮还是战列舰的重要火力之一。
其实到二战时代时,这样的情况也发生过,在瓜岛海战中,美国海军华盛顿号战列舰近距离一打多,击中日军雾岛号战列舰九发406毫米炮弹和四十发127毫米炮弹,同时还用127毫米副炮击伤了日军爱宕号和高雄号重巡洋舰。虽然有雷达优势加成,但是华盛顿号的这次海战还是相当震撼,也是其被认为是二战战列舰战绩王者的原因。
当然这里副炮参战还有一个前提条件就是中近距离海战,像丹麦海峡海战俾斯麦号和胡德号那样的远射对战形式,副炮参战机会不大。
而同样是在这一些列海战中,日军比睿号战列舰被美军拉菲号驱逐舰接近到副炮都失去了射击俯角的距离,遭到拉菲号一顿“老炮儿”横扫上层建筑引发大火,最终沉没,这体现的就是副炮的另一个作用。
2、无畏舰时代:副炮的主要作用是“防偷袭”。无畏舰出现后,战舰主炮口径统一,副炮在射程上被拉开差距,任务方向随之发生了改变,如无畏号战列舰,12英寸主炮负责对战火力输出,3英寸副炮的作用,是用来防御小型的鱼雷舰艇,避免被这列小型舰艇抵近偷袭射鱼雷。
同样是在二战时代,1940年德国沙恩霍斯特级战列舰巡洋舰,击沉英国光荣号航母时,负责护航的两艘英国驱逐舰,不断的抵近发射鱼雷纠缠德军巨舰,其中沙恩霍斯特号被鱼雷开了一个14米长、6米宽的大洞,最终两艘战巡用150毫米和105毫米副炮击沉了这两艘护航舰艇。
3、二战时期:副炮的主要作用是防空“保命”。在航母迅速取代战列舰成为海战核心后,曾经横行海洋的“钢铁巨兽”战列舰处境艰难,防空的压力越来越大,因此,这是的战列舰副炮都被改成了高平两用,并大量增加副炮和中小口径高射武器,以保证对空射击时的火力密度。
大和号战列舰在改装时增加了6座双联装127毫米副炮,而155毫米的副炮在改装时拆除了一半,主要也是为了提供更为密集的防空火力,当然最终的结果大家也都知道,面对数百架战机的空袭,大和号还是沉没了。
来自俊赫君的话说:副炮到后期成保命之炮
在海军舰载航空兵崛起之后,战列舰为代表的大型火炮水面战舰面临的防空压力极大,随着海战形式从中远距离火炮齐射,转变为超视距海战,副炮的作用也向防空为主,兼职打击水面鱼雷小艇为辅的高平两用方向进化,成为了竖起战舰防护屏障的保命之炮。
到了现代战舰,副炮一般为高射速的近防炮,主炮也兼具防空能力,与防空导弹一起组成战舰的防空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