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脊髓损伤后必然伴随疼痛吗?揭秘脊髓损伤的常见症状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脊髓损伤后必然伴随疼痛吗?揭秘脊髓损伤的常见症状

引用
搜狐
1.
https://www.sohu.com/a/873079042_121225225

脊髓损伤作为脊柱外科领域的重大医学课题,其发病率约占脊椎损伤类疾病的40%-60%,我国现存患者已突破200万例且呈持续增长态势,其中20-40岁青壮年群体占比尤为突出。
该病症的严重性不仅体现在可能引发的瘫痪、呼吸衰竭等致命并发症,更在于其复杂的病理机制对神经功能的持续性破坏。
值得关注的是,并非所有脊髓损伤患者都会经历疼痛过程,临床数据显示仅有15%-45%的病例会出现疼痛症状,且疼痛类型、性质及程度缺乏典型特征性表现。

症状解析:脊髓损伤的三重病理表现

一、感觉功能障碍体系

损伤平面以下的感觉异常是脊髓损伤的首发症状,具体表现为:

  • 浅感觉异常:以神经病理性疼痛为典型表现,多伴随温度觉减退/丧失、触觉迟钝等复合感觉障碍
  • 深感觉异常:包括本体觉缺失、振动觉减弱及位置觉异常,常导致患者运动协调性显著下降

二、运动系统损伤机制

  • 反射异常:急性期可出现脊髓休克现象(反射完全消失),恢复期则表现为病理反射阳性
  • 肌群功能障碍:典型表现为肌力下降(0-5级分级标准)、肌张力异常(痉挛或弛缓)、进行性肌肉萎缩及连带运动损伤

三、自主神经调节紊乱

  • 血管舒缩障碍:表现为体位性低血压、皮肤划痕试验异常等
  • 膀胱直肠功能障碍:可出现神经源性膀胱(尿潴留/失禁)、便秘/失禁等排便异常
  • 汗腺分泌异常:多表现为损伤平面以下无汗或少汗

康复策略:多维度功能重建方案

  1. 神经修复干预:采用经皮电神经刺激(TENS)、功能性电刺激(FES)等技术促进神经再支配
  2. 运动功能重建:遵循"循序渐进"原则,开展床旁康复训练(ROM维持)→坐位平衡→站立训练→步行训练的阶梯式训练
  3. 营养支持体系:构建高蛋白(1.2-1.5g/kg/d)、富含维生素(B族维生素为主)的膳食结构,控制脂肪摄入在总能量30%以内
  4. 并发症防控:实施每2小时轴线翻身制度,配合使用减压床垫;建立呼吸训练-咳嗽排痰-体位引流的呼吸道管理方案

需要特别强调的是,脊髓损伤后黄金8小时是救治关键期,建议构建"院前急救-急诊处理-专科治疗"的三级救治网络。
患者出院后应持续进行社区康复,定期进行神经电生理评估(SEP、MEP检测)及功能独立性评定(FIM量表),通过动态调整康复方案实现最佳功能恢复。
对于伴随神经病理性疼痛的患者,建议采用多模式镇痛策略,联合药物、物理及心理干预等综合手段。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