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孟智勇教授:揭秘龙卷风形成机制,建立国内首个数据库

创作时间:
2025-01-22 02:40:57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孟智勇教授:揭秘龙卷风形成机制,建立国内首个数据库

2024年7月5日下午,山东省菏泽市突发龙卷风,造成重大损失。灾后,由国家、省、市、县四级气象部门组成的工作组迅速展开调查。其中,一位长期与龙卷风“打交道”的专家再次出现在现场——她就是北京大学物理学院大气与海洋科学系教授孟智勇。这位有着10多年龙卷风研究经验的科学家,正带领团队在灾后废墟中寻找线索,以期揭开龙卷风形成的奥秘。

孟智勇教授,现任中国气象局龙卷风重点开放实验室主任,多年来致力于龙卷风的研究。她深知,每一次灾后调查搜集到的信息,都能为龙卷风的监测、预报和预警提供宝贵的参考。在她看来,龙卷风虽然破坏力巨大,但其形成机制却十分复杂,需要深入研究才能找到有效的应对之道。

01

揭秘龙卷风:两大关键因素

经过长期的研究,孟智勇教授及其团队揭示了龙卷风形成的两大关键因素:不稳定能量和垂直风切变。她解释道:“龙卷风的发生需要这两个条件的完美配合。当大气中存在充足的不稳定能量时,空气会上升形成强烈的对流。而垂直风切变则为这种对流提供了旋转的动力。只有当这两个因素都达到一定强度时,才可能产生龙卷风。”

这一发现对于提高龙卷风的监测和预警能力具有重要意义。通过监测大气中的不稳定能量和垂直风切变,气象部门可以更准确地判断龙卷风发生的可能性,从而提前发出预警,减少灾害损失。

02

从案例中寻找答案

孟智勇教授的研究并非停留在理论层面,她总是将科研与实际案例紧密结合。2012年北京“7·21”暴雨期间,孟教授团队在灾后调查中意外发现了一次龙卷风事件。这次龙卷风发生在暴雨过程中,由于其路径狭窄且持续时间短,很容易被忽视。但孟教授团队通过仔细分析雷达数据和现场调查,最终确认了这次龙卷风的发生。

“龙卷风灾害特征与雷暴大风不同,它会在地面上留下一条狭窄的破坏路径,路径上会有乱七八糟的倒树或向中间辐合的倒树,而不是向外扩散的倒树。”孟教授回忆道,“我们采访了很多村民,他们描述看到像一群鸟一样的物体飞过,实际上是彩钢瓦、树枝等被卷起的碎屑在空中旋转。结合雷达数据,我们确认这是一次典型的龙卷风事件。”

03

建设龙卷风数据库:从零到一的突破

为了更好地研究龙卷风,孟智勇教授与佛山市龙卷风研究中心合作,建立了国内首个龙卷风数据库。这个数据库收录了大量龙卷风事件的详细信息,包括发生时间、地点、强度、破坏路径等。这些数据为研究龙卷风的生成机理、发展规律和预警方法提供了宝贵的基础资料。

04

未来展望:从监测到预警

尽管我国龙卷风发生概率较低,但其带来的危害不容忽视。孟智勇教授表示,未来的研究将重点放在提高龙卷风的监测和预警能力上。目前,我国已在珠三角地区建立了较为完善的气象雷达网络,并开发了风灾爬虫系统,用于实时搜索和收集龙卷风相关信息。此外,中国气象局还印发了《强对流(大风)监测预警服务体系建设工作方案(2021-2025年)》,旨在提升大风灾害监测预警服务能力。

“虽然龙卷风的预报预警仍然是一个世界性难题,但我们相信通过持续的研究和技术创新,一定能够取得突破。”孟智勇教授充满信心地说。

龙卷风研究是一个充满挑战的领域,需要跨学科的合作和持续的科研投入。孟智勇教授及其团队正以严谨的科学精神和坚韧的毅力,不断探索龙卷风的奥秘,为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