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养师证书考试全攻略:5个等级报考条件及备考指南
营养师证书考试全攻略:5个等级报考条件及备考指南
随着健康意识的提升,营养师成为越来越多人职业发展的选择。如果你正在考虑报考营养师证书,那么这篇文章将为你提供全面的备考指南。
自考营养师证书,应该学习些什么?
首先,你需要明确报考的级别。不同的级别对应不同的教材要求。基本的教材配置包括一本公共营养师国家职业培训教材基础知识和一本职业资格教材(根据级别不同而有所区别)。注意,不要购买个人署名的书籍,只有官方教材才是最专业的。
主要课程内容涵盖基础营养学、临床营养学、食品卫生、特殊人群的营养、各类食品的营养价值、植物化学物、现代营养评价、健康人群的营养、亚健康人群的营养、各类人群营养专题报告会、中医饮食调补理论、中医营养评价、中医体质学说、常用食品、滋补膳的应用等。
公共营养师的科目有哪些?
公共营养师的职业资格考试分为五个等级,从初级到高级技师,每个等级都有相应的报考条件。以下是详细的报考条件:
初级(国家职业资格五级)
- 经本职业初级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且取得毕(结)业证书。
- 在本职业连续见习工作2年以上。
中级(国家职业资格四级)
- 取得本职业初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3年以上,经本职业中级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且取得毕(结)业证书。
- 取得本职业初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5年以上。
- 取得经劳动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审核认定的,以中级技能为培养目标的中等以上职业学校本职业毕业证书。
高级(国家职业资格三级)
- 取得本职业中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4年以上,经本职业高级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毕(结)业证书。
- 取得本职业中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7年以上。
- 取得本职业中级职业资格证书的大专以上毕业生,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2年以上。
- 取得高级技工学校或经劳动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审核认定,以高级技能为培养目标的职业学校本职业毕业证书。
技师(国家职业资格二级)
- 取得本职业高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5年以上,经本职业技师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毕(结)业证书。
- 取得本职业高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8年以上。
- 取得本职业高级职业资格证书的高级技工学校毕业生,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满2年。
高级技师(国家职业资格一级)
- 取得本职业技师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3年以上,经本职业高级技师正规职业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毕(结)业证书。
- 取得本职业技师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5年以上。
公共营养师的学习内容及教学方法
公共营养师的学习内容包括基础知识和技能两部分。基础知识部分包括基础营养学、临床营养学、食品卫生学、食品的营养价值、植物化学物、食品污染及预防、食物中毒性预防、中医营养学基础理论、中医饮食调补法则、中国居民膳食宝塔、特殊人群营养、营养食品等十二门基础知识课。
技能部分包括中医营养评价、现代营养学营养评价、营养食谱的制定、营养餐的制作、个体及群体咨询技巧和方法、指导方法、健康管理、现代办公设备的应用、职业道德、法规常识、就业创业指导等十二门技能课。技能课是对基础知识课的具体应用。
定岗技能包括师资、企事业单位顾问、私人营养顾问、学校幼儿园社区公共营养师国际公共营养师等,掌握公共知识技能的同时,要掌握特定岗位技能。
公共营养师的学习分为三个阶段:网上自学指导(100学时)、面授(100学时)和实习。在实习阶段,学员将进行专家代教,一对一咨询,群体咨询等实践环节。
营养师教学复习大纲
第一部分:营养学概述
- 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类、能量、维生素、矿物质、水、膳食纤维等营养素的基本理化特性、分类、营养学意义、食物来源和供给量。
- 各类食物的营养价值。
- 合理膳食的概念、构成和要求,合理膳食食谱编制原则和步骤,合理加工烹调方法和原则,以及我国的膳食指南。
第二部分:各类人群的营养
- 孕妇、乳母、婴幼儿、学龄前儿童、学龄儿童及青少年、老年人等不同人群的营养需求和膳食安排。
- 高温和低温环境人群的营养需求。
- 职业接触有毒(害)物质人群的营养需求。
第三部分:疾病营养学
- 医院膳食的种类和原则。
- 循环系统疾病、肥胖、胃肠道疾病、代谢性疾病、肾脏疾病、肿瘤等疾病的营养治疗原则和膳食安排。
第四部分:营养师实战操作部分
- 血糖生成指数的定义、使用方法和营养学意义。
- 食谱的设计原则和方法。
- 营养咨询的理论和实践。
- 营养计算方法。
- 学校幼儿园营养健康教育。
- 营养健康教育的理论和实践。
- 居民膳食宝塔的实际应用。
- 药膳和食疗的基本概念和应用。
公共营养师的考试科目只有2门:基础知识与技能。公共营养师培训的课程包括医学基础知识、营养学基础知识、食品营养及食品加工、人群营养、膳食营养指导、营养缺乏病、营养相关慢性病预防、营养咨询和教育、食品安全与卫生、营养强化与保健食品、社区营养管理干预等。一般还增加两次实践课,非常系统和实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