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香肠高盐致心血管隐患,专家推荐健康食用指南

创作时间:
2025-01-22 03:43:22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香肠高盐致心血管隐患,专家推荐健康食用指南

香肠以其独特风味受到大家的喜爱,但你知道吗?香肠中的高盐含量可能对心血管健康造成严重影响。盐不仅会影响血压,还会通过改变肠道微生物组,进一步加剧心血管疾病的风险。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在享受美食的同时保护心脏呢?一起来看看吧!

01

盐与心血管健康的“爱恨情仇”

盐是生活中最为常用的调味品之一,盐所含的钠可以维持体液平衡、调节血压,对于肌肉运动、心血管功能、能量代谢都有关系,能增强神经肌肉兴奋性,但高盐(钠)摄入过多可使血压升高,增加胃病、骨质疏松、肥胖等疾病的患病风险。根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建议:成年人每天摄入食盐不超过5克。那么怎样才能在生活中落实减盐呢?沈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卫生所营养与食品卫生医师陈昊称,这些减盐的小妙招市民赶紧学起来。

使用限盐勺
一勺容量是2克,一天最多用2.5勺,可适量分配到三餐中。这样就能有效且精准地控制每天食盐摄入量。 
尝试用其他调味品代替盐
巧妙选择天然食材和调料增味、提鲜,尝试用辣椒、大蒜、醋和胡椒等为食物提味,也可以用无盐混合调味料,减少对咸味的关注,这样可以在增加食物多样性的同时减少盐的使用。比如,可以用葱、姜、蒜、辣椒、花椒、柠檬和醋等增味。
少吃咸菜酱菜,用好低钠调料
生活中注意少吃榨菜、咸菜和酱制食物,或选择低盐榨菜。像酱油、蚝油、豆瓣酱、味精、鸡精、沙拉酱和调料包这类调味品的钠盐含量都很高。选择低钠盐、低盐酱油,减少鸡精、调味包等用量。
少吃高盐包装食品
熟食肉类、香肠和罐头食品的钠盐含量很高,应选择新鲜的肉类、海鲜和蛋类,不吃或少吃添加了食盐的加工食品和罐头食品。
菜切小块,急火快炒
同一种食材,切成大块时需要加更多盐,才能入味,并且需要加热更长时间才能熟,这个过程中盐会渗透进入食材。最好将菜切成细丝或薄片,一两分钟的急火快炒菜就能炒熟,还最大程度保留了食物中的营养。
看好营养标签购买低钠食品
科学减盐需要从“源头”做起,尽量购买低钠食品。减盐不等于低钠,把钠减下来,才真正对身体有益。识别哪些食品属于低钠食品,归根结底要关注的是钠含量本身。预包装食品包装袋上的营养标签,为消费者了解食品钠含量提供了帮助。消费者应重点关注食品外包装上营养成分表中钠的含量,看清其单位是“每100克”还是“每份”;若单位是“每份”,则还要看清每份是多少克,以此来计算食品中的钠含量。

从膳食中摄入过多的盐(钠)是导致高血压的主要成因之一。高血圧被喻为“隐形杀手”,若不及早诊治,可引致心脏病、中风和肾衰竭等严重疾病。根据卫生署发布的2020-22年度人口健康调查结果,15至84岁的香港人平均每日盐摄取量达8.4克(约3,400毫克钠),比世界卫生组织建议的标准超出70%。这个年龄组别的人士中,每四个人(29.5%)便有一个患有高血压,而当中超过40%的人更不知道自己患有高血压,直至进行该项调查的身体检查时才发现。

减少盐的摄取量有助减低患上高血压、心血管疾病及中风的风险。根据食物安全中心的研究,香港成年人膳食中接近七成的钠来自酱料、汤水及加工和腌制肉類食物。要减少盐的摄取量并不困难,只要于日常饮食中逐渐减少钠的摄入,味蕾会慢慢适应。以下是一些日常减盐的有效方法:

  • 外出用膳时要求“酱汁另上”、“少盐”,又或选择没有或较少酱料的菜式;
  • 减少进食加工和腌制肉類食品,如香肠、火腿及烟肉等;
  • 在家煮食时多选用新鲜食材,及选用天然香料或水果,例如姜、葱、蒜、香草、辣椒、姜黄、黑椒、柠檬汁等作为天然调味料,提升菜式风味的同时,亦可减少钠的摄取;
  • 选购包装食物时留意食物营养标籤上的钠含量,尽量选择较少盐(钠)的食品,例如,以矿泉水浸的吞拿鱼,会比以盐水浸或加入调味料的吞拿鱼含较少钠。
02

高盐饮食与肠道微生物的“奇妙之旅”

近年来,研究发现肠道微生物还能将乳制品、红肉、蛋黄中的胆碱、磷脂酰胆碱等物质转化为三甲胺(TMA),三甲胺在肝脏中进一步转化为三甲胺氧化物(TMAO)。三甲胺氧化物具有促进血管收缩、升高血压的作用。因此,减少高胆碱和高肉碱食物的摄入,选择低胆碱和低肉碱的食物,如植物蛋白、白肉、鱼类和全谷物,有助于降低体内三甲胺氧化物的生成,从而控制高血压。

肠道微生物群作为人体最大的微生态系统,与高血压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高血压患者的肠道菌群中,有害菌属如普氏菌属、克雷伯菌属、梭杆菌属等增多,而有益菌减少。这些有害菌可能通过产生炎症因子、影响代谢等途径,参与高血压的发生机制。

  1. 肠道微生物与代谢综合征
    肠道微生物参与调节宿主的能量代谢、脂肪代谢和糖代谢等过程。高血压常与肥胖、糖尿病等代谢综合征共存。肠道菌群失调可能导致代谢异常,进而增加高血压的风险。因此,通过调节肠道菌群平衡,改善代谢综合征,有助于降低高血压的发生率。

  2. 肠道微生物与免疫系统
    肠道微生物群与免疫系统之间存在密切的相互作用关系。肠道菌群失调可能激活免疫系统,引发炎症反应,导致血管壁损伤和血压升高。通过维护肠道微生物平衡,减少有害菌产生的炎症因子,有助于降低高血压的炎症反应风险。

03

如何健康食用香肠?

尽管香肠有其独特的美味和营养价值,但过量食用可能对健康产生不利影响。以下是一些健康食用指南,帮助你更好地享受香肠的同时保持健康。

1.适量食用:由于香肠的高脂肪、高钠特点,建议适量食用。每天食用量不宜超过50克,同时相应减少其他高脂肪和高盐食品的摄入。

2.搭配均衡饮食:在食用香肠的同时,建议搭配新鲜蔬菜、水果和全谷类食品,以增加膳食纤维和维生素的摄入,平衡营养。

3.选择优质产品:市场上有许多不同品牌和种类的香肠,建议选择信誉良好的品牌和低钠、低脂肪的产品。注意查看食品标签,尽量选择成分简单、添加剂少的香肠。

4.烹饪方式的选择:尽量避免高温油炸或油煎,可以选择蒸、煮等较为健康的烹饪方式,以减少油脂的摄入。

5.特殊人群注意:儿童、老年人以及患有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的人群应特别注意控制香肠的摄入量,以免加重病情。

总之,香肠作为一种美味的食品,适当食用可以为我们提供丰富的营养,但过量食用可能会对健康造成不良影响。通过合理搭配饮食和选择健康的烹饪方式,我们可以在享受美食的同时保持身体的健康。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