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建屏:平型关战役指挥官与晋察冀根据地创始人
周建屏:平型关战役指挥官与晋察冀根据地创始人
1937年9月,山西平型关,一场震惊中外的战役正在上演。八路军第115师343旅副旅长周建屏,正率领部队在乔沟伏击日军。这是全面抗战爆发后,中国军队首次对日军进行的主动出击。
周建屏,这位从云南讲武堂走出来的军事将领,以其卓越的指挥才能和丰富的作战经验,成为343旅的灵魂人物。在平型关战役中,他与旅长陈光密切配合,成功指挥部队重创日军板垣师团,为平型关大捷作出了重要贡献。
从云南讲武堂到八路军将领
周建屏,原名宗尧,字兴唐,1892年出生于云南省宣威市倘塘村。1909年,他考入云南讲武堂第八期,与朱德、叶剑英等成为同学。毕业后,周建屏参加了辛亥革命、护国战争等重大军事活动,在滇军中担任过连长、营长、上尉参谋等职。
1926年,经周恩来推荐,周建屏进入黄埔军校学习。次年,他参加北伐战争,并在大革命失败后参加南昌起义。1929年,周建屏被派往赣东北根据地工作,先后担任红军团长、师长。1934年,他当选为中央执行委员。1936年12月“西安事变”后,周建屏到达延安。
平型关战役:重创日军板垣师团
1937年8月,周建屏出席了中共中央在陕北洛川举行的政治局扩大会议。红军主力改编为八路军后,他被任命为八路军第115师第343旅副旅长,率部开赴晋东北抗日前线。
平型关战役中,343旅担任主攻任务。周建屏与陈光旅长指挥部队在乔沟设伏,成功打击了日军板垣师团。这场战役不仅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也极大地鼓舞了全国军民的抗战信心。
晋察冀抗日根据地的开拓者
平型关战役后,周建屏率部转战晋察冀地区,开辟抗日根据地。1937年10月,他与刘道生率工作团和部队来到河北省平山县小觉镇,沿滹沱河东进,进行抗日宣传动员,建立抗日救国会。
1937年11月7日,晋察冀军区成立,周建屏任第四军分区司令员。在他的指挥下,八路军和地方武装多次重创日军,成功创建了抗日根据地。周建屏的游击战术运用得当,多次在敌人的重围中突围而出,给日军造成了重大损失。
“我们的周司令”
周建屏在平山县小觉镇的抗战事迹,至今仍被当地群众传颂。他不仅是一位英勇的指挥官,更是一位深受群众爱戴的将领。群众称他为“我们的周司令”,并自发为他修建了烈士陵墓和纪念塔。
1938年6月13日,周建屏因旧伤复发在小觉村去世。弥留之际,他留下了最后的遗言:“你们替我转告官兵和民众,要抗日到底……”
历史地位与后世纪念
为了纪念周建屏的卓越贡献,中央于1940年设立建屏县(今河北省石家庄市平山县)。西柏坡所在的县当时就叫建屏县,以示对这位抗日英雄的永久纪念。
周建屏,这位传奇将军的一生,是为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事业不懈奋斗的一生。他不仅在平型关战役中展现了卓越的军事才能,更在晋察冀地区开创了抗日根据地,为新中国的成立作出了巨大贡献。他的名字,将永远铭刻在中国人民的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