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酒驾肇事率假期增两成,交警部门发布安全出行提示

创作时间:
2025-01-21 21:56:52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酒驾肇事率假期增两成,交警部门发布安全出行提示

随着圣诞节和元旦假期的临近,聚会增多,酒驾风险也随之上升。据统计,近3年“五一”假期酒驾醉驾肇事日均死亡人数较平日高出19.4%。酒驾不仅违法,还可能导致严重后果,同时无法获得保险赔偿。让我们一起来了解酒驾的危害及其预防措施,确保大家度过一个平安快乐的假期。

01

酒驾的危害

酒驾是一种极其危险且违法的行为,不仅威胁到驾驶者自身的安全,更可能给无辜的路人带来灾难性的后果。据公安部研判,假期公众休闲、聚餐聚会等活动增多,酒驾醉驾肇事高发。据统计,近3年“五一”假期酒驾醉驾肇事日均死亡人数较平日高出19.4%。

酒精会麻痹人体机能,包括视觉、触觉、判断和操作能力、疲劳程度等,让驾驶行为变得危险。

  • 视觉:一般人在正常状态下的视野可达到180度,但如果血液中酒精含量超过0.08%,视野就会缩小。在这种情况下驾驶车辆极易产生危险。

  • 触觉:饮酒后,人的手、脚触觉能力会大大降低,可能导致驾驶人无法正常控制油门、刹车及方向盘。

  • 判断和操作能力:饮酒后,人对声、光等刺激的反应时间延长,无法准确判断距离和速度。

  • 疲劳程度:饮酒后,人会出现困倦、短暂睡眠等情况,相当于“闭着眼睛开车”,极易发生交通事故。

酒精还会麻痹人的心理,让驾驶人轻视、甚至无视酒驾的危害。

  • 自以为没有醉:饮酒后,一些人无视或轻视已经饮酒的事实,总觉得自己根本没醉,能够开车,忽略酒精对人体的影响和酒驾的危害。

  • 心存侥幸:一些驾驶人认为“不会那么巧碰上交警”,有的驾驶人认为“就开一小段不会有事”……但是谁也无法预料危险的发生,喝酒不开车是驾驶人应当具备的最基本的安全意识。

02

假期酒驾风险上升的原因

节假日酒驾风险上升的原因主要包括:

  • 聚餐聚会增多:节日期间,亲朋好友聚会频繁,饮酒机会增加。

  • 侥幸心理作祟:部分驾驶人存在“不会那么巧碰上交警”的侥幸心理。

  • “隔夜酒驾”风险:如四川省自贡市自流井区人民法院审理的一起案件,被告人詹某在前一天晚上饮酒后,第二天中午驾车时被查出血液酒精含量为94.6mg/100ml,达到醉驾标准。法院依法判决詹某犯危险驾驶罪,判处拘役一个月,缓刑两个月,并处罚金3000元。这个案例提醒我们,酒精代谢能力因人而异,饮酒后至少需要间隔24小时才能驾车,以避免“隔夜酒驾”的风险。

03

预防措施

为了有效防止酒驾,保障公共交通安全,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 宣传教育:通过各种渠道普及酒驾的危害和相关法律法规,提高公众的安全意识。

  • 加大查处力度:相关部门应加强对酒驾的查处力度,通过定期设卡检查、随机抽查等方式,形成威慑力。

  • 家庭监督:家庭成员之间应互相提醒和监督,避免酒后驾车。

  • 选择代驾服务:如果参加聚会或应酬需要饮酒,可以提前安排好代驾服务。

  • 选择公共交通工具:聚会后可以选择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回家。

  • 朋友之间互相监督提醒:朋友之间也应该互相监督和提醒,避免有人酒后驾车。

04

相关处罚标准

酒驾的处罚标准如下:

  • 酒驾:血液酒精含量达到20mg/100ml - 80mg/100ml,暂扣6个月驾驶证,并处10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罚款。再次酒驾的,处10日以下拘留,并处10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罚款,吊销驾驶证。

  • 醉驾:血液酒精含量大于80mg/100ml,吊销驾驶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5年内不得重新取得驾驶证。

酒驾不仅会给自己和他人带来巨大的伤害,还会面临法律的严惩。我们每个人都要严格遵守交通法规,确保出行安全。让我们一起努力,度过一个平安快乐的假期。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