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饼卷一切”带动淄博经济“井喷”,餐饮业增长25%,政府暖心服务助力打造城市新名片。
“小饼卷一切”带动淄博经济“井喷”,餐饮业增长25%,政府暖心服务助力打造城市新名片。
2023年,淄博烧烤凭借“小饼卷一切”的独特吃法和热情周到的服务,迅速走红全国。这轮现象级的“烧烤热”不仅带动了当地餐饮、住宿业的迅猛发展,还促进了上下游产业链的繁荣,为淄博这座老工业城市注入了新的经济活力。
经济数据:淄博烧烤的“硬核”成绩单
数据显示,2023年3月至6月,淄博烧烤所带来的经济效应成为淄博经济的最大增长点。网络流量所带来的线上热度和游客持续涌入的线下收益使淄博市相关产业收入呈现“井喷式”增长。淄博市统计局发布的2023年一季度经济数据显示,一季度淄博实现生产总值1057.70亿元,同比增长4.7%,其中餐饮业营业额增长幅度高达25.2%,批发、零售、住宿业销售额分别增长9.5%、15%、16%,消费市场复苏势头强劲;2023年上半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高达2295.4亿元,同比增长4.18%,经济整体回升趋势强劲。
天眼查数据显示,2023年上半年淄博烧烤新增注册商户超820家,餐饮、住宿业平均月增商户超1000家。此外,“烧烤产业链”在当地迅速形成,从上游的农业、畜牧业到中下游的加工业、物流业都得到了快速发展。淄博烧烤产业也为当地创造了大量就业岗位,相关从业人员已超过5000人,对于提升居民收入水平和促进就业稳定起到了积极作用。
政府与市民:打造“有温度”的城市名片
淄博烧烤的成功,离不开政府和市民的共同努力。淄博市政府在网红打卡地八大局连夜修建景观路以方便游客通行,并新建烧烤城和免费停车场以提升城市承载能力;淄博市民自发组成志愿者队伍,为外地游客提供旅游推介服务。这些温暖人心的周到服务一方面使淄博能够更好地面对流量考验,另一方面也使淄博在流量褪去后保持长久不衰的城市吸引力。
淄博也陆续推出烧烤节、音乐节等大型活动,将淄博打造成人们狂欢、交友、娱乐的欢乐温情之都。众多游客纷纷表示在淄博体验到了难得一见的人情味,把淄博当做自己的“精神家园”。淄博市人社局发布《在淄博吃烧烤,还有这些福利》,借机招纳人才在淄博投资兴业。
文化认同:淄博烧烤走红的深层密码
淄博烧烤的火爆,表面上是为品尝烧烤,实质是大众对淄博文化认同后产生的情感共振。淄博是春秋战国时期齐国的都城,被称为“东方的罗马”,是当时全国经济最发达的城市之一。经济发达的地方,饮食服务业必然兴旺。据记载,战国时期,淄博就有了烧烤这种烹饪技术。因此,在这样的地方,孕育出极富特色的美食文化也就不足为奇。全国八大菜系之一的鲁菜,就以淄博博山菜为主要源头。
淄博是齐文化的发祥地,齐文化最鲜明的特色是紧贴工商业。本末并重一直是齐国历代国君的执政理念,这种理念还深入民间,带来了齐国工商业的繁荣。如今,博山陶瓷、琉璃、周村烧饼、淄川火烧等,构成了淄博自成体系、特色鲜明的手工业产品系列。这些产品以地域性、艺术性不断拓展自身价值,由最初实用为主逐渐演化为文化交流的载体。
淄博地处鲁中腹地,这里地形地貌丰富多样,自然风光多姿多彩:既有沂源县的田园风光,又有高青县的黄河风情,还有博山区的溶洞群。秀美的自然风光,为淄博提供了丰富的旅游资源。从20世纪80年代,当地政府就开始在山水旅游上默默发力。经过几代人的奋斗,马踏湖景区已经成为知名风景区,博山樵岭前溶洞、淄川潭溪山风景区等也都名声在外。近年来,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当地还开发出各具特色的乡村民俗旅游。生态各异、多姿多彩的自然山水,满足了游客多元的生态文化需求,也在淄博烧烤之外,为淄博旅游增添了休闲元素,使游客心中的淄博形象更加立体丰满。
从姜齐到田齐,齐国执政者换了又换,但深厚的齐文化始终绵延不绝,重视经济、包容开放的文化传统从未中断。这种文化,以务实为本,不讲究繁文缛节。这一点从跟齐国有关的许多成语中就能看得清楚——商羊鼓舞、围魏救赵、出奇制胜、田忌赛马、老马识途等,都是以成就事业为目的,不拘泥于成法死理。另外,创办于2000多年前的稷下学宫,汇集儒家、道家、法家、名家、兵家、农家、阴阳家、小说家等诸子百家,是战国时期中华思想文化的重要策源地和集散地。悠久深厚的文化体现在老百姓待人接物的行为上,就是厚道、宽容、开放、诚信的道德风尚。这种地域性文化及道德,一代一代传承下来,成就了今天淄博的民间风气。这也才有了先人后己、助人为乐、重义轻利等温暖人心的现代故事。
理性思考:流量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尽管淄博烧烤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但我们也应理性看待这轮“烧烤热”。数据显示,2023年淄博的GDP达到4561亿元,增长率为5.5%,这一增速低于山东省6%的平均增速。这表明,文旅产业虽然能带来短期的经济繁荣,但要实现可持续发展,还需依靠制造业等实体经济的支撑。
然而,这并不意味着文旅产业的价值可以被忽视。淄博烧烤每天为淄博带来数万人次的客流量,一年的收入可高达18亿元。这些收入虽然相对于整个城市的GDP来说只是九牛一毛,但对于个体服务者来说,却是实实在在的收益。景点、交通、住宿等产业的繁荣,也为当地人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和收入来源。
更重要的是,成为网红城市能够提升城市的整体形象,吸引更多的投资和人才。一个拥有良好品牌形象的城市,更容易吸引投资者的目光,也更容易吸引年轻人前来定居和创业。这种“软实力”的提升,对于城市的长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淄博烧烤的成功,不仅是流量时代的偶然机遇,更是齐鲁文化的深厚积淀和诚信好客的区域文化推动的结果。它为地方经济注入了强劲的动力,也为其他城市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在追求经济发展的道路上,既要注重短期效益,更要重视文化传承和品牌建设,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