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中国古代婆媳关系为何如此难处?

创作时间:
2025-01-22 08:35:05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中国古代婆媳关系为何如此难处?

婆媳关系,自古以来就是中国家庭生活中一个永恒的话题。为什么在古代,婆媳关系会如此难处?又该如何化解这种矛盾?贵州作家汪文学在《中国传统人伦关系的现代诠释》一书中,对此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在古代中国,婆媳矛盾是家庭生活中一个比较普遍的现象。在民间故事中,婆婆常常被描绘成凶恶的形象,而童养媳制度的存在,更是加剧了这种矛盾。例如,在汉乐府诗歌《古诗为焦仲卿妻作》中,刘兰芝因无法忍受婆婆的苛待而被赶出家门,最终导致家庭的破裂。

为什么古代婆媳关系那么脆弱?

与其他人伦关系相比,婆媳关系的确比较脆弱,容易发生矛盾。唐人符载《为钱侍御太夫人祭新妇文》说:“妇姑之间,尊严而已,情苟不至,两城千里。”婆媳之间没有血缘关系,缺乏天然的凝聚力,除非双方皆有独特的人格魅力或超凡的才能,能够吸引对方,或者一方有特别的隐忍力,能够容忍另一方的百般刁难。否则,就会发生矛盾。

母子亲近,母子关系是一种“根本的联系”或“一体状态”。媳妇进门后,儿子与媳妇又构成一种亲近关系,破坏了母子之间的“一体状态”。母子之间因血缘纽带而构成的亲近关系,让位于夫妻间因婚姻纽带而结成的亲密关系。

一般来说,人与人之间的亲近关系,具有一定的排他性。在母子亲近关系中,母亲排斥儿媳,因为儿媳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母子之间的亲近关系;在夫妇亲密关系中,媳妇排斥婆婆,因为婆婆在一定程度上分解了夫妇间的亲密关系。

所以,在家庭人伦关系中,母子亲近,夫妇亲密,而婆媳关系则容易发生矛盾其仇视、怨恨的程度远远大于父子关系。或者说,婆媳关系是所有家庭人伦中最危险、最复杂、最难和解的一种人伦关系。

如何协调母子亲近与夫妻亲密?

在中国古代,婆媳矛盾常常是不可避免的,区别仅在于轻重不同而已。处在婆媳矛盾这个夹缝中的男人,则是左右为难,非常尴尬。

他若是亲近母亲,听从母亲的意见,则要疏远妻子,进而导致夫妻关系的破裂。他若是亲近妻子,听从妻子的意见,就会疏离母亲,进而背上不孝的罪名。因此,一个男人,若要永久地保持母子之间的亲近关系和夫妻之间的亲密关系,首要的问题就是如何正确面对婆媳关系,有效解决婆媳矛盾。

事实上,有效地解决婆媳矛盾,作为处在婆媳之间那个身为儿子和丈夫的男人,是无能为力的。

他若批评妻子不孝顺婆婆,则必然会得罪妻子而搞坏夫妇亲密关系;他若批评母亲不疼爱儿媳,又必然会惹怒母亲而破坏母子亲近关系。所以,婆媳矛盾的加剧,不仅使婆媳双方两败俱伤,而且亦使这个夹缝中的男人,左右为难,不知所措。

我们认为,解决婆媳矛盾之关键,不在这个夹缝中的男人,而主要在于婆媳双方的彼此宽容,以及婆媳双方对这个夹缝中的男人的体谅。具体地说,母亲疼爱自己的儿子,体谅儿子的难处,希望他幸福,她就得宽容自己的儿媳;否则,婆媳关系搞僵了,最难处的是自己的儿子。所以,母亲当以宽容儿媳和体谅儿子的姿态,化解婆媳矛盾。或者说母亲是为了体谅儿子而宽容儿媳。

妻子爱自己的丈夫,希望丈夫快乐,就应该体谅丈夫的难处,因此就得宽容丈夫的母亲或自己的婆婆;否则,婆媳关系搞坏了,最难处的是自己的丈夫。所以,妻子当以宽容婆婆和体谅丈夫的姿态,化解婆媳矛盾。或者说,妻子是为体谅丈夫而宽容婆婆。亦许,这是化解婆媳矛盾惟一有效的办法。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