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西南大通道建设提速:两项目今年开建,总投资超268亿
西安西南大通道建设提速:两项目今年开建,总投资超268亿
西安西南大通道全长超过100公里,总投资达268亿元,是西安城市交通建设的重要项目。这条大通道的建设对于缓解西安西南区域的交通压力、促进区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交通基建是经济发展的动脉,也是城市格局的奠定者。作为“超大城市”西安,这是亟补的“短板”。
当下,西安“西强”格局日益凸显:一是“西咸一体化”持续强化,二是高新区“经济发动机”推动,三是“双中心”落户。同时,新一轮国土空间规划,也从源头释放了更多的发展空间。
可以说,“向西大通道”建设意义重大。如今,这条总投资达268亿、超100公里大通道,终于迎来至关重要的一年。
西南大通道:一条至关重要的“大动脉”
基于城市发展角度,无论是从经济总量还是“亩产论英雄”角度,西安西南都缺乏快速交通和地铁。
这几个区域,主要是高新区、雁塔南部和长安区。
根据“七普”数据按各街道逐一统计,绕城以南人口总量已有两百多万。经济总量虽无此口径,但高新区曾在相关发布会上披露:“绕城以南经济总量占50%”,单高新这个范围就超过1650亿。
西沣路日景◎来源/城记影像
西沣路夜景◎来源/城记影像
因为高新区产业外拓的带动,长安区GDP连续多年高速增长,尤其二产近两年增速皆超10%。
数据难免枯燥,举几个例子:2023年,西安两大“千亿产业集群”都在这里——汽车和信息产业;三星是全球规模最大的闪存芯片基地,比亚迪是全球规模最大的新能源生产基地。
当然,这里还拥有西电、西工大、陕师大和西大等在内的三十多座高校,在校生就高达三十余万。
一个地区发展因素很多,包括地理、基建配套、城市管理、招商和人群构成等,大至国家小至区域皆是如此,交通是其一但并非核心。但以西南的产业和人口来看,这是“短板”更成“制约”。
西安西南大通道起点示意◎NEWS
所以,这里的地铁和快速路受无数人关注。以地铁为例,除在建线路之外,7号线和11号线呼声无疑最高。
从地面交通角度,该片区快速路体系严重匮乏——全部交给了收费的高速路(比如京昆、绕城和外环)。即使在这种现状下,“高新-鄠周眉高速”依旧被人们期待,这就是“有总比没有强”。
它长度超100公里,分为两段“高新复合通道”和“鄠周眉高速”两段。在前期筹备和酝酿多年后,2024年成为关键的一年。
高新复合大通道:终于迎来实质性的动作
高新至鄠邑高速复合通道,全长约38公里(上层主路38km+下层辅路16km),有相关报道称其为“国内最长复合立体通道”。
主路为全程高架的双向六车道,设计速度120km/h,承担中长距离快速通过功能。辅路在现状西沣路基础改扩建,设计速度60km/h,双向八车道一级公路标准,承担中短距离集散功能。
近日,《高新至鄠邑高速复合通道工程特许经营项目特许经营者招标招标计划》发布,公告显示:预算总投资额达170.8亿,计划7月底招标。
高新至鄠邑高速复合通道线路图◎NEWS
招标,意味着这条通道有了实质型的进展。西沣路,是“西安快速发展与城建不匹配的矛盾”体现。
在十几年快速发展中,这里已演变成为西安的主城区和产业密集区,有着两大推动力:一是“挤压效应”,人口已从核心区向外完成迁徙;二是“产业驱动”,产业组团带来新区崛起。
目前,西安城市重心已西南移,形成“经济带动+产业驱动+资源聚集”三重因素,沿线密布着各种产业、住区和院校。
规划前提是来自对片区定位和认知,这正是“拧巴”现状根源:第一,当初这里是传统认知的“县域和郊区”,未到安排快速路层级;二是作为高新、雁塔和长安三区“界线”,仅“道路”而已。
关键时间节点
2020年5月,高新管委会:
高新区住建局计划对太白南路、西沣路等同时进行提升改造,相关工作已于2019年底启动。沿线经雁塔、高新、长安和鄠邑,需协调各区主管部门,统筹规划建设方案;涉及各类管线迁改,郊区范围牵扯建设用地审批等问题。2020年7月7日,西安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根据西安市城市总体规划和大西安快速路体系规划,“朱宏路-西二环-太白路-西沣路”为南北向城市快速路,承担快速通行功能。目前,市政府正组织相关部门逐步推进上述道路的建设实施工作。2022年1月29日,西安高新区与陕西交控集团:
2022年1月29日下午,高新区与陕西交通控股集团正式签约后者计划五年内投资230亿,将加大对西安高新区交通建设投资力度,加快外环高速南段、京昆改扩建等在建高速公路项目建设。2022年2月8日,西安高新区:
西安高新区举行2022年第一季度重点项目集中开工活动,包括总投资190亿的高新至鄠邑高速复合通道工程。2024年1月,西安长安区:
根据市、区下达的工作任务,开展高新至鄠邑高速复合通道工程征地拆迁工作。2023年3月,西安高新区:
高新至鄠邑高速复合通道已在筹划中,前期受国家相关政策影响,部分手续办理延期,目前正根据国家发改委、财政部最新出台《关于规范实施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新机制的指导意见》(国办函[2023]115号)加快推进,按照政策相关内容加紧研究剩余手续办理,力争尽早开工建设。
再加上开发资金等问题,最后只能上升到收费的“高速路”层面。这次招标也明确:计划采用PPP(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工期三年。
在2023年,《关于规范实施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新机制的指导意见》出台:“明确将PPP模式限定于基于使用者付费的特许经营框架内,避免因模式运用不当增加地方政府未来的财政负担”。
回溯这几年的进度,大家就能知晓其中重点所在。
鄠周眉高速:“土地瓶颈”破除后提速
鄠周眉高速,陕西省高速公路网中“大西安环线”重要组成部分(见下图)。
它从鄠邑经周至至宝鸡眉县,全长71km:起点位于西安鄠邑区,与京昆高速以枢纽立交相接,终点位于眉县霸王河工业园以东,顺接关中环线高速,双向六车道,设计速度120公里/小时,设八处互通立交。
一旦建成,周至县不通高速历史将结束。同时,将在一定程度上分流京昆高速西安以南路段交通压力。
关中地区高速路网规划图◎NEWS
前期难题就是土地,陕西交控官网曾这样披露:
“建设用地报批工作启动以来,面对协调难度大、补充耕地占补平衡指标紧张及政策变化等诸多挑战……用足用活自然资源部出台的相关用地支持政策,连续两年出台陕西省重点项目用地支持措施。”
这样做法的目,是“有效解决生态红线认定、耕地占补平衡等事项,确保项目用地顺利上报省政府和国务院审批。”
要知道,早在2021年12月3日征迁动员会就已召开。
年初自然资源部的相关批复◎NEWS
「城记」查询:2024年2月6日,《自然资源部关于鄠邑经周至至眉县高速公路工程建设用地的批复》正式下发。用地瓶颈正式破除,筹备多年的工作提速。
2024年4月27日,陕西交控官网报道建设进入“快车道”:“完成建设用地移交7239亩”。5月21日,“黄兴村大桥”首根装配式预制墩柱完成混凝土浇筑,它是我国西北首座装配式桥梁。
公开消息显示,鄠周眉高速公路投资估算总额为98.58亿,采用PPP模式:合作期33年,其中建设期3年、运营期30年。
最新时间显示,该高速计划2025年建成通车。
本文原文来自网易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