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三伏天中医养生全攻略:清热祛暑与益气养阴并重

创作时间:
2025-01-22 02:43:15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三伏天中医养生全攻略:清热祛暑与益气养阴并重

三伏天是一年中最热的时节,也是中医养生的重要时期。中医讲究“天人相应”,认为人体应顺应自然界的季节变化来调养身心。那么,在这个高温湿热的季节里,我们该如何通过中医养生方法来调理身体,保持健康呢?

01

养生核心:清热祛暑与益气养阴

中医认为,夏季是暑邪当令,养生应以清热祛暑和益气养阴为主。特别是对于老人、儿童和体虚气弱的人来说,更要注意防护。高温天气容易导致头晕、心悸、胸闷等症状,因此应尽量减少外出,避免长时间暴露在太阳下,防止中暑。

02

饮食调养:清淡为主,注重健脾

夏季饮食应以清淡、新鲜、易消化为主,少食高脂厚味及辛辣上火之物。多吃蔬菜、水果、豆制品等,补充优质蛋白质,如新鲜的鱼、虾、鸡肉、鸭肉等。同时,可以多喝白开水或含微量元素的矿泉水,也可以自己制作一些清凉食品,如绿豆粥、莲子粥、荷叶粥等,既能解暑祛湿,又能健脾益肾。

03

起居调摄:夜卧早起,规律作息

夏季是一年中阳气最旺盛的季节,人体的新陈代谢也非常旺盛。因此,应该注意调摄起居,不妄劳作,注意衣着,来顺应自然界阳盛阴衰的变化。建议早起晚睡,晚上睡觉之前应该用温水洗澡,同时培养午睡的习惯,来帮助消除疲劳,焕发精神。夏季纳凉的时候也应该节有度,在室内睡眠不宜选择过堂风口之处。

04

情志调适:养心为要,忌怒忌躁

炎热的夏季,人们往往因为天气的炎热而出现急性情绪中暑,这对夏季养生的危害非常大。尤其是老年人,如果“发火”的话会造成心肌缺血,使心律失常、血压升高,甚至会发生猝死。所以,防止情绪中暑是夏季养生的重要一环。平时要学会排解不良情绪,保持好心情。

05

运动调养:适度为宜,避免高温

由于夏季天热出汗毛孔扩张,机体非常容易受风寒侵袭,所以老年人不可露天或在树下睡眠。健康老人在运动的时候一定要做好检查与测评,对患有心脑血管疾病的老人需加强家庭防护意识,尽量在家人的陪同下在家中进行锻炼。而对于患有各种多发病易发病的老人,则最好随身携带有关药物,以备不时之需。

06

特色疗法:晒背泡脚,温通经络

晒背是“冬病夏治”的调理方法之一,通过阳光照射,温通经脉。但晒背养生也不能盲目跟风,首先需辨明体质,阴虚火旺以及湿热体质的人群就不适合这项活动。另外,注意时长与防护,长时间暴晒会灼伤皮肤,高温也易中暑。建议在气温与紫外线条件都相对适宜的傍晚晒背,有助于调理脏腑气血,温通经络。

泡脚也是三伏天养生的好方法。一些不适宜作食疗补剂的药材可以化身足浴茶包,泡到身体微微出汗,能够很好地刺激足部经络,起到健脾祛湿、缓解疲劳的作用。

07

注意事项:避免误区,科学养生

  1. 过度补温阳的食物。《内经》里说,春夏养阳,但针对阳虚体质、湿热重的人来说,多吃温补的食物反而适得其反,容易出现上火、燥热等症状。

  2. 过度锻炼发汗。锻炼能够通过排汗将湿气排出,是去除湿气的重要途径之一,但只需要达到微微出汗即可。高强度的锻炼会导致大量出汗,反而会损失人体津液,造成阴虚和电解质流失。

  3. 雨后凉爽出门活动。许多人会趁着下雨过后出门散步、锻炼,一阵雨后虽然空气清新、暑热消退,但是空气里湿度反而更高了,外部湿度过高也会影响到人体,尤其是脾胃和代谢功能不好的人,建议在雨天减少外出活动。

  4. 饮食过于寒凉、肥腻,容易损伤脾胃,要注意清淡饮食,应季蔬果摄入要适量。

夏季是一年中调理身体的好时节,通过合理的饮食、规律的作息、适度的运动和良好的心态,我们可以有效预防夏季常见病,保持身体健康。但同时也要注意,养生方法因人而异,建议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根据个人体质选择合适的养生方式,科学养生,安然度夏。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