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开平碉楼:江门必打卡的网红景点

创作时间:
2025-01-22 02:42:40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开平碉楼:江门必打卡的网红景点

开平碉楼,这座集防卫、居住和中西建筑艺术于一体的多层塔楼式建筑,以其独特的古希腊、古罗马及伊斯兰风格吸引了无数游客前来打卡。作为中国第35处世界遗产,开平碉楼不仅是中国乡土建筑的一个特殊类型,也是华侨文化的典型载体,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和艺术价值。

01

独特的建筑风格

开平碉楼的建筑风格独特,融合了中国传统建筑元素和西方建筑风格。这些碉楼最低的有两层楼高,最高的有九层楼高,平原地区兴建的碉楼,地基一般比地面高出1米多。开平碉楼多为单家独座,也有两座连在一起的;有中国传统式的、中西合璧的,还有古希腊、古罗马及伊斯兰等风格的;有别墅式的、庭院式的,还有教堂式的,较为全面地融汇了世界各国建筑的精华。其中,赤坎镇三门里村落内的迎龙楼,以其作为开平市现存最早的碉楼、形制最原始而著称;塘口镇自力村村落以碉楼相对集中而闻名;百合镇马降龙村落则以天

开平碉楼的建筑由于华侨的旅居地不同,它融合了中国传统乡村建筑文化与西方建筑文化的独特建筑艺术,汇集了国外不同时期、不同风格的建筑艺术,古希腊的柱廊,古罗马的柱式、拱券和穹窿,欧洲中世纪的哥特式尖拱和伊斯兰风格拱券,欧洲城堡构件,葡式建筑中的骑楼,文艺复兴时期和17世纪欧洲巴洛克风格的建筑等,同时也把中式的龙凤麒麟、童子拜寿、松竹梅等图案也都糅合在建筑中,建筑风格中西合璧,造就了开平碉楼的千姿百态。开平碉楼这种集防卫与居住于一体的特殊建筑类型既是中西建筑艺术的完美结合,也是华侨文化的典型代表。

02

深厚的历史背景

开平碉楼的兴起与开平市的地理环境和过去的社会治安密切相关。开平市地势低洼,河网密布,而过去水利失修,每遇台风暴雨,常有洪涝之忧。加上其所辖之境,原为新会、台山、恩平、新兴四县边远交界之地,向来有“四不管”之称,社会秩序较为混乱。开平乡民建筑碉楼作为防涝防匪之用。

早在16世纪中叶(即明朝中期),开平就有人乘木帆船远渡重洋,到南洋群岛谋生,但大规模移民和侨乡的形成是19世纪中叶掀起的海外移民运动。19世纪中叶,美国、加拿大开发西部,修铁路、淘金矿需要大量劳动力,众多五邑乡亲籍此赴海外谋生,形成“青壮男丁在海外,老弱妇孺守乡里”的情形。当时潭江流域一带洪灾和匪患严重,为了家眷家产安全,华侨有所积蓄后,纷纷回乡或汇款兴建居守兼备的碉楼,碉楼林立遂成为五邑侨乡一大特色。

20世纪20~30年代,开平碉楼大量兴建,达到高峰。当时,一些较大的墟镇如三埠、赤坎、水口以及各中小墟镇,均有计划地拆街改道,建筑起一排排有骑楼的二三层楼高的店铺,街道扩宽并铺上水泥;而农村,更是处处大兴土木,建筑起一幢幢中西合璧的2至4层高的小洋楼和一座座高大坚固的碉楼。开平碉楼鼎盛时期有3000多座。

03

丰富的旅游价值

开平碉楼不仅具有重要的历史和文化价值,还是一个热门的旅游打卡地。自力村作为世界文化遗产地之一,荷塘、稻田散落期间,碉楼、居庐相映成趣,讲述着侨胞的奋斗史。赤坎华侨古镇拥有370余年历史,是全国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侨乡古骑楼建筑群。立园是美国华人谢圣泮家族的私人别墅区,历经十年建成,具有浓厚的华侨文化特色。

立园景区门票100元,60岁以上老年人半价。下图从左至右分别为泮立楼、炯庐、乐天楼。泮立楼是园主谢维立,用他的名字谢维立与其父谢圣泮之名联珠命名。炯庐是园主五叔谢圣炯的别墅;乐天楼是谢氏家族的“安全岛”,楼高五层,门窗皆为铁制,墙厚30cm,钢筋混凝土结构,坚实牢固,防盗性很强,四周遍布枪眼,是典型的开平传统式碉楼。

开平碉楼是中国第35处世界遗产,也是广东省第一处世界文化遗产。这些建筑不仅展示了华侨文化的独特魅力,也见证了中国近代史上的移民潮和海外华人奋斗史。无论是欣赏其宏伟的建筑风貌,还是感受背后的历史文化,开平碉楼都是江门旅游不可错过的网红景点。快来一起探访这些建筑奇迹,体验不一样的江门之旅吧!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