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药物治疗难解精神之困,HIV感染者亟需社会支持

创作时间:
2025-01-21 18:07:29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药物治疗难解精神之困,HIV感染者亟需社会支持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感染中心主任张彤教授近日指出,HIV感染者在获得抗病毒治疗后,仍然面临着严重的抑郁和焦虑等精神健康挑战。这一发现揭示了HIV感染治疗领域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仅仅控制病毒复制并不足以全面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

数据显示,中国HIV感染者中抑郁和焦虑的比例分别高达53.8%和41.1%。这一数据与相关研究结果相吻合,有研究表明HIV感染者中抑郁症的患病率高达50%-60%。这些惊人的数字背后,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正在承受着巨大的精神痛苦。

HIV感染者精神健康问题的成因是多方面的。从生物学角度来看,部分抗病毒药物可能引发中枢神经系统不良反应,进一步损害感染者的精神健康。同时,HIV病毒本身也可能影响神经系统,导致认知功能障碍和情绪问题。

除了疾病本身的影响,社会因素也不容忽视。社会对HIV感染者的歧视和偏见,往往使他们陷入孤立无援的境地。这种社会排斥感会加剧感染者的心理压力,成为抑郁和焦虑的重要诱因。此外,经济压力、家庭关系、就业状况等因素,也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感染者的精神状态。

面对如此严峻的精神健康问题,仅仅依靠单一的医疗手段显然是不够的。目前,针对HIV感染者精神健康问题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和心理干预。抗抑郁药物和抗焦虑药物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症状,但长期使用可能会产生副作用。因此,心理干预显得尤为重要。通过个体心理咨询、团体治疗、认知行为疗法等方式,可以帮助感染者调整心态,增强应对压力的能力。

社会支持在改善HIV感染者精神健康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家庭的关爱、朋友的理解、社会的包容,都是感染者走出精神困境的重要力量。正如张彤教授所强调的,多学科会诊和社会的包容关爱对于帮助感染者走出精神困境至关重要。医疗机构、社会组织、社区、家庭和个人需要形成合力,共同为感染者构建一个充满理解和支持的环境。

张彤教授呼吁,应采取创新治疗和社会支持相结合的方法,提高HIV感染者的生命质量。这不仅需要医疗体系的完善,更需要整个社会的共同努力。让我们以更加开放和包容的心态对待HIV感染者,给予他们更多的理解和支持。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帮助他们摆脱精神的枷锁,重拾生活的希望。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