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迁三度壮游,实地考察成就史记
司马迁三度壮游,实地考察成就史记
司马迁的《史记》被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其卓越成就不仅源于司马迁的文学才华和史学理念,更得益于他广泛的游历经历。本文将探讨司马迁的三次重要游历及其对《史记》创作的影响,揭示他如何通过读“无字天书”来完成这部不朽巨著。
钱穆在《中国历史研究法》中谈到:
“有字人书的价值远不能超过了无字天书,中国古代大史学家司马迁早就悟到于此,所以他在写《史记》以前,便从事于游历,遍到各地亲眼观察,读通了这一部无字天书,才下笔来写他的有字人书。”
《史记》的伟大成就,与司马迁本人的文化理想、历史理念与人生经历,有着重要的关联。与历代史家比较,司马迁在行旅中获得对于历史现场真切的体验,收集了山川地理、民俗风情、地方口述等等更为具体而多样的历史资料,进一步升华了对历史的感悟和理解。
根据司马迁自己的描述和后代史家的考证,他的“游迹”大体可以分为三个部分:弱冠之年的探索之游,出使巴蜀的仕途之游,扈从武帝的思考之游。
- 前126年:长安-武关-宛-襄阳-江陵-临沅-武陵-九嶷山-零陵-临湘-汨罗-庐山-会稽-姑苏-广陵-淮阴-薛-邹-曲阜-临淄-彭城-沛-丰-大梁-洛阳-长安
- 前111年:受命郎中西征巴蜀,设置五郡:长安-南郑-葭明-阆中-安汉-巴郡-犍为郡-滇-昆明-邛都-笮-蜀郡-冉駹-梓潼-葭明-南郑-长安
- 前110年:随武帝封禅泰山;
- 前107年:随武帝巡幸西北:长安-洛阳-泰山-昌黎-五原郡-甘泉-雍-萧关-安定-甘泉-长安
司马迁在《太史公自序》中就回顾了自己最初的文化之旅:
“二十而南游江、淮,上会稽,探禹穴,窥九疑,浮于沅、湘;北涉汶、泗,讲业齐、鲁之都,观孔子之遗风,乡射邹、峄;厄困鄱、薛、彭城,过梁、楚以归。”
司马迁从秦地出发,向东方与东南方向游历考察。中华文明早期形成的重点地带均一一行历。“南游江、淮”,“浮于沅、湘”,又“北涉汶、泗”。对于各地文化名城、历史胜迹,则“齐、鲁之都”,以及“邹、峄”,“鄱、薛、彭城”,“梁、楚”等地,均千里寻访。
回顾完自己的二十壮游之后,他又写道奉使西南的经历:
“于是迁仕为郎中,奉使西征巴、蜀以南,南略邛、笮、昆明,还报命。”
司马迁的这次行程体验,使他对巴蜀以及西南方向更遥远的地方,有了切身的了解。秦兼并巴蜀,建设了关中与蜀中两处“天府”,取得了向东扩张的坚实有力的经济后援。特别是与楚国对抗,因此而占有优势地位。巴蜀在战国后期以及秦代和楚汉相争时代的经济作用显著。而汉初又发育出富有的工商经济。汉武帝时代从这里起始,开始探寻丝绸之路的“西夷西”方向。
司马迁“奉使”西南之行后,“河洛之间”的父子相见成为《太史公书》撰述完成的精神基点。司马迁是在“元鼎六年,平西南夷,以为五郡”之后,即“奉使西征巴、蜀以南,南略邛、笮、昆明”的。而“还报命”,“见父于河洛之间”的时刻,完成了他人生的重要转折。 而后司马迁跟着汉武帝巡游天下。《史记·封禅书》载“余从巡祭天地诸神名山川而封禅焉”,参与了汉武帝封禅活动。在元封二年(前109年),汉武帝东巡从泰山返驾,至黄河时又参与了负薪填河的行动。《史记•河渠书》载“甚哉,水之为利害也!余从负薪塞宣房,悲瓠子之诗而作《河渠书》。”
司马迁的行迹,是历史,也是现实。战国争雄的历史,在司马迁笔下特别真切生动。他探访古来英雄名士的遗迹,包括古都城、古战场,向特有的文化土地上的山川与长者询问答案。王国维《太史公行年考》考证:
自长安东南行,出武关至宛。南下襄樊到江陵。溯沅水至湘西,折向东南到九疑。窥九疑后北上长沙,凭吊屈原沉渊处,越洞庭,出长江,顺流东下。登庐山,观禹疏九江,展转到钱塘。上会稽,探禹穴。吴游观春申君宫室。上姑苏,望五湖。北上渡江,过淮阴,至临淄、曲阜,考察齐鲁文化,观孔子遗风,受困鄱、薛、彭城,观楚汉相争战场,经彭城,历沛、丰、砀、睢阳,至梁,回到长安。跨越陕、鄂、湘、赣、苏、浙、皖、鲁、豫九省区,行程近三万里,历时约二、三年。
- 《五帝本记赞》:余尝西至空桐,北过涿鹿,东渐于海,南浮江淮,至长老皆名往往称黄帝、尧、舜之处,风教固殊焉。
- 《河渠书赞》:余南登庐山,观禹疏九江,遂至于会稽太湟,上姑苏,望五湖;东窥洛汭、大邳,迎河,行淮、泗、济、漯洛渠;西瞻蜀之岷山及离碓;北自龙门至于朔方。曰:甚哉,水之为利害也!
- 《孟尝君列传赞》:吾尝过薛,其俗间里率多暴桀子弟,与邹鲁殊。问其故,曰:孟尝君招致天下任侠,奸人入薛中盖六万余家矣。世传孟尝君好客自喜,名不虚矣。
- 《淮阴侯列传赞》:吾如淮阴,淮阴人为余言,韩信葬母,行营高敞地,令其旁可置万家。余视其母家,良然。
- 《孔子世家赞》:适鲁,观仲尼庙堂车服礼器,诸生以时习礼其家,余祗回留之不能去云。
- 《屈原贾生列传赞》:适长沙,观屈原所自沈渊,未尝不垂涕,想见其为人。
- 《项羽本纪》:吾闻之周生......
- 《赵世家》:吾闻冯王孙曰......
《史记》,也是司马迁的田野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