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骨质疏松日:中药养骨小贴士
世界骨质疏松日:中药养骨小贴士
2024年10月20日是世界骨质疏松日,中华医学会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分会与中华预防医学会健康传播分会共同发布中国主题“管体重、强骨骼”。这一主题的提出,旨在强调体重管理对骨骼健康的重要性,并呼吁社会各界关注骨质疏松症的预防。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其主要特征是骨量减少、骨组织微结构破坏,导致骨脆性增加、骨折风险升高。据统计,我国50岁以上人群骨质疏松症的患病率为19.2%,其中女性为32.1%,男性为6.0%。更令人担忧的是,公众对骨质疏松症的知晓率仅为7.4%,诊断率仅为6.4%,治疗率也只有30%。面对如此严峻的形势,预防显得尤为重要。
中医认为,骨质疏松与肾、肝、脾胃等多脏腑的机能异常有关。肾藏精、主骨,肾精亏虚会导致骨失所养;肝藏血,肝血亏虚会影响肾精濡养骨的能力;脾胃为后天之本,脾胃运化功能失调会影响肾精充养骨骼。因此,中医治疗骨质疏松注重整体调理,通过补肾壮骨、益气养血、健脾和胃等方法,促进骨骼健康。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通过以下方式预防骨质疏松:
运动锻炼:恒常进行负重运动,如太极、缓步跑、急步行、跳舞、网球和羽毛球等,可以有效强健骨骼。需要注意的是,游泳虽然是一项有益健康的运动,但并不属于负重运动。
均衡饮食:摄取足够的钙质,多吃富含钙质的食物,如乳制品、豆制品、深绿色蔬菜和果仁。同时,要注意维生素D的摄入,可以通过晒太阳来促进维生素D的合成。夏季时,每周两至三次,让阳光照射脸部、手臂和手部皮肤5至15分钟,即可维持体内维生素D的水平。
避免不良生活习惯:过量饮酒和饮用咖啡会阻碍肠道对钙质的吸收,对骨骼健康不利。因此,应避免过量饮酒和饮用咖啡。
保持适当体重:维持健康的体重对骨骼健康至关重要。体重过轻或过度肥胖都会对骨骼健康造成不利影响。
在中药调理方面,中医常用具有补肾、壮骨、活血、化瘀等功效的中药。例如,鹿角胶、骨碎补、熟地黄等,可以配合其他药物,达到治疗骨质疏松的目的。此外,火龙罐、杵针、雷火灸等治疗方法,通过刺激相关穴位,调和气血,疏通经络,也能有效改善骨质疏松症状。
饮食调养也是预防骨质疏松的重要环节。中医强调“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即饮食要多样化,确保摄入足够的营养物质。对于骨质疏松患者,可以多食用具有补气养血功效的食物,如红枣、枸杞、当归等。同时,要注意避免辛辣油腻食物,以免刺激伤口,影响愈合。
预防胜于治疗。通过合理饮食、适度运动、保持良好生活习惯和必要时的中药调理,我们可以有效预防骨质疏松,维护骨骼健康。让我们从现在做起,关注骨骼健康,拥抱美好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