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两小时户外活动,科学证实可有效延缓青少年近视
每天两小时户外活动,科学证实可有效延缓青少年近视
近年来,我国儿童青少年视力问题日益严峻。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的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率高达51.9%,近视呈现高发和低龄化趋势。专家指出,青少年近视防控是一个系统性工程,需要纠正不良用眼习惯。文章还介绍了远视储备的概念及其重要性,强调了户外活动对保护远视储备的作用。此外,文章还提到各地探索的近视防控体系和一些智能设备在近视防控中的应用。
在“读屏时代”,青少年长时间使用电子产品,导致眼睛高负荷工作,增加了眼部疾病发生的风险。研究显示,每天增加40分钟户外活动,3年近视发病率可降低9.1%。专家建议,儿童青少年应坚持每天日间户外活动不少于2小时,或者每周累计达到14小时。但现实情况是,我国儿童青少年户外活动普遍不足,平均每周参加超过1小时体育锻炼的天数仅为2.5天。
户外活动为何如此重要?科学研究表明,户外活动时,眼睛会更多地接触自然光线,这有助于刺激视网膜分泌多巴胺,减缓眼轴生长,从而延缓近视和老花眼的发生。此外,户外活动还能促进全身血液循环,增强体质,对青少年的整体健康大有裨益。
那么,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增加户外活动时间呢?专家建议,可以利用碎片时间,比如遛弯、取快递、上下学路上,让眼睛沐浴在自然光下。同时,在家时也要选择光线充足的阳台或窗边,让青少年多接触阳光。室内光线要适度,遵循“20-20-20”法则,即每用眼20分钟,远眺20英尺外20秒,缓解视疲劳。
除了户外活动,良好的生活习惯也是保护视力的关键。青少年应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小学生、初中生、高中生的睡眠时长应分别达到10、9、8小时。饮食方面,要注重营养均衡,多吃富含维生素A的食物,如胡萝卜、菠菜等,少吃重油、高糖的食物。此外,定期进行眼科检查也非常重要,建议每半年带孩子进行全面视觉检查,及时发现并纠正视力问题。
保护儿童青少年视力健康,就是守护他们光明的未来,事关国家民族发展大计。这需要社会、学校、家庭多方形成合力,共同呵护孩子们明亮的双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