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智能电网:AI减碳新利器

创作时间:
2025-01-22 09:10:20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智能电网:AI减碳新利器

智能电网作为AI在清洁能源管理中的重要应用,通过集成高级数据分析、机器学习算法及物联网技术,实现了电力需求和供应的实时监测与预测,优化了供需平衡,大大减少了碳排放。例如,Google的DeepMind AI成功降低了其数据中心冷却系统的能耗,显著减少了碳足迹。智能电网不仅能精准预测并调度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发电,提升清洁能源利用率,还能通过自动化调控空调、照明等设备运行,实现能耗精细化管理,助力能源结构向低碳化转变。

01

AI在智能电网中的具体应用

AI技术在智能电网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优化能源预测与调度:通过分析历史数据和天气预报,AI可以准确预测风能和太阳能的发电量,帮助电网更高效地调度资源。例如,谷歌的DeepMind与英国电网合作,利用AI预测风力发电量。通过分析天气预报数据和历史风力发电数据,模型可以提前36小时预测风电产出,帮助电网更有效地调配资源,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依赖。

  2. 智能电网管理:AI技术能够实时监控和调整电力供需,确保电网稳定运行,并减少因需求波动导致的能源浪费。国家电网公司利用AI技术进行电网的状态实时监控和故障诊断。通过部署传感器收集电网运行数据,AI模型能够实时分析电网状态,及时发现异常,预测潜在故障,实现快速响应和故障排除,提高电网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3. 设备维护与故障预防:借助机器学习算法,AI可以预测可再生能源设备(如风力涡轮机和光伏板)的潜在故障,降低维修成本并延长设备寿命。南方电网抽水蓄能人工智能数据分析平台能够基于海量多维数据产出准确的设备状态评价结论,提前预判设备缺陷隐患,将设备数据分析与检修策略制定相结合,使得RCM分析更全面、更准确,告知运维人员“设备现在好不好,设备将来修不修”,助力实现经验决策向数据决策的转变。

  4. 提高能源转换效率:AI优化能量转换过程,例如改进电池储能系统,使其更高效地存储和释放电能。加州电力公司(PG&E)利用AI模型优化太阳能和风能的利用。通过预测太阳能板和风力涡轮机的电力产出,结合电力需求预测,AI模型可以制定最优的发电和储能策略,最大化可再生能源的使用,减少碳排放。

  5. 促进分布式能源整合:AI支持微电网等分布式能源系统的集成,实现本地化能源生产和消费的最优化。国网新疆的新一代新能源功率预测系统应用人工智能(AI)等10余种算法深度挖掘电气运行数据与风光资源数据,可以随时掌握未来一段时间新能源电量情况,进一步促进新能源消纳。AI等技术融入新能源功率预测系统,可以根据新疆地形、风光资源、发电特性等差异,对小风天气、强风天气分别采用不同的预测策略,更加精细化建立预测模型,提高功率预测准确性。

02

智能电网的减碳效果

智能电网通过AI实现优化调度、需求预测和故障预防等功能,这些都是很好的切入点。智能电网通过AI实现优化调度、需求预测和故障预防等功能,这些都是很好的切入点。智能电网通过AI实现优化调度、需求预测和故障预防等功能,这些都是很好的切入点。

  1. 优化能源分配:智能电网能够根据用户的需求和电网的实际情况,优化能源的分配,实现能源的高效利用。这对于推动清洁能源的利用,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具有重要意义。数据中心全生命周期的碳排放主要在运营阶段,建设和运营阶段的碳排放占比分别约为10%和90%。一直以来,数据中心的减碳主要通过改进制冷方式、优化机架设计、降低芯片能耗等方式提高能效、降低碳排放。数据系统的制冷系统的能耗正在快速降低,而IT设备的能耗将成为能效管理的核心。在现有成熟技术的基础上,可进一步通过使用低功耗芯片、全闪存化储存、全光纤网络、全无损以太网络等方法挖掘IT设备能耗降低的空间。

  2. 使用绿电:与能效提升相比,供能结构的低碳化对于降低数据中心碳排放的效果更加显著。且随着新能源和储能技术的成熟,绿电也正逐渐具备经济性优势。从区域布局的角度看,数据中心向西向北布局与风光资源分布更加契合,而数据中心带来的用电负荷也有利于提高西北地区的本地电力负荷水平、提升本地电力系统自身的稳定性,从而提升电网对新能源的接入能力。从运营经济性的角度看,数据中心可通过购买绿电降低运营成本。根据对典型项目调研,电费支出约占数据中心运营成本的60%―70%,以大电网为支撑,购买绿电并配套小规模储能、热能梯次利用和热泵等,可以有效降低数据中心的运行成本。

  3. 用电负荷弹性:用电负荷的弹性可在数据中心各部件资源不均衡占用的情况下,通过调节工作任务时间或空间的布局实现。在部件层面,服务器空载状态下的用电量可通过设置功率上限、休眠或关机等方式优化,但不同方式也会影响服务器恢复正常工况的速度。在业务层面,优化业务流程和分布、降低部件冗余,可以有效降低用电负荷。在任务层面,延迟容忍型的任务可借助断点续算、调整并行计算节点等,实现算力需求平移和扩容;延迟敏感型任务则可依托高速网络,实现多个数据中心间任务的优化再分配。

03

实际案例分析

  1. Google DeepMind:DeepMind的AI系统通过学习历史天气预报和需求数据,成功预测了风力发电量,使得可再生能源的利用率提高了20%。这一创新不仅优化了能源调度,还显著减少了碳排放。

  2. 南方电网抽水蓄能人工智能数据分析平台:该平台的投运实现了装机容量为1028万千瓦的7座抽水蓄能电站、34台机组设备的数据智能巡检、状态智能诊断和运维模式变革,标志着我国近1/4在运装机容量的抽水蓄能设备由传统线下人工管理向线上智能管理转变,每年可创造经济效益约1760万元。平台运行的过程中,南网储能修试公司依托系统云端快速掌握设备的运行状态和性能指标,参考机组发电机、水轮机、励磁、调速器等重要系统的设备分析评价结论,灵活调整设备检修策略。一年里,运用XS-1000D替代了90%以上的人工巡检,降本增效成效显著:检修周期优化后节约成本约1200万元;节约巡检成本约280万元;节约故障检修维护费用约120万元;减少停电检修可发电增收约160万元……平台一年便可创造约1760万元的经济效益。

  3. 国网新疆的新一代新能源功率预测系统:该系统应用人工智能(AI)等10余种算法深度挖掘电气运行数据与风光资源数据,可以随时掌握未来一段时间新能源电量情况,进一步促进新能源消纳。AI等技术融入新能源功率预测系统,可以根据新疆地形、风光资源、发电特性等差异,对小风天气、强风天气分别采用不同的预测策略,更加精细化建立预测模型,提高功率预测准确性。该系统可以接收近千个新能源场站上报的预测数据,并据此预测新疆电网的新能源功率,调度部门可根据预测结果安排第二天的发电计划,并开展日内电力调度控制。国网新疆电力调度控制中心水电与新能源处处长李国庆介绍,“有了这个系统,新能源功率预测精度超过93%,大大提高了新能源利用率。”

04

未来发展前景

尽管AI在智能电网中的应用展现出巨大潜力,但仍面临一些挑战:

  1. 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智能电网涉及大量用户数据和电网运行数据,如何确保这些数据的安全和隐私保护是一个重要问题。需要采取严格的数据加密和访问控制措施,防止数据泄露和滥用。

  2. 技术标准和兼容性:不同的智能电网系统可能采用不同的技术标准和协议,如何实现不同系统之间的兼容和互操作性是一个挑战。需要制定统一的技术标准和规范,促进不同系统之间的互联互通。

  3. 人才储备和培养:AI技术在智能电网中的应用需要一支高素质的人才队伍来支持。然而,目前相关领域的专业人才还比较匮乏,需要加强人才培养和引进工作。

  4. 法律法规和政策支持:智能电网的建设和应用需要得到法律法规和政策的有力支持。需要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体系,为智能电网的建设和应用提供法律保障和政策支持。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政策的不断完善,AI与智能电网的结合将为实现碳减排目标提供更强大的支持。智能电网作为AI在清洁能源管理中的重要应用,通过集成高级数据分析、机器学习算法及物联网技术,实现了电力需求和供应的实时监测与预测,优化了供需平衡,大大减少了碳排放。智能电网不仅能精准预测并调度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发电,提升清洁能源利用率,还能通过自动化调控空调、照明等设备运行,实现能耗精细化管理,助力能源结构向低碳化转变。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