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亲母亲与网瘾孩子:一场三个月的救赎之路
单亲母亲与网瘾孩子:一场三个月的救赎之路
单亲母亲如何帮助沉迷游戏的儿子重返校园?这是一个让许多家庭头疼的问题。本文通过一个真实案例,展示了专业指导老师如何制定详细的三个月指导计划,帮助一位高二学生重新回到学习轨道。
案例背景
十七岁的高二男生小明(化名),父母离异,自幼由爷爷奶奶抚养,父亲再婚,母亲在外打工。高中时被母亲接到其他城市生活,但由于从小被爷爷奶奶娇惯,养成了花钱无度、沉迷游戏的不良习惯。他经常在游戏里疯狂消费,不给钱就离家出走,拉黑父母联系方式,与双方关系紧张,学习成绩也一落千丈。母亲因要照顾中风的姥爷,感到无力管教,最终寻求专业机构的帮助。
指导方案
心自由教育的五星金牌指导师白彦辉老师接手该案例后,制定了详细的指导方案:
- 缓和亲子关系:从母亲这一方切入,因为母亲与孩子有一定的关系基础。
- 处理心理创伤:小明内心存在对母亲的怨恨,需要进行心理疏导。
- 管理手机使用:制定合理的手机使用规则,逐步减少游戏时间。
- 家长自我成长:母亲需要学习正确的教育方法,提升自我。
- 构建社会支持系统:通过同学、老师等外部力量,帮助孩子回归正常生活。
指导过程
第1周:建立情感连接
母亲按照白老师的建议,抓住孩子回家的第一周黄金时间,通过写信等方式表达对孩子的思念,并肯定他为家庭做出的牺牲。同时,安排孩子照顾姥爷,增加责任感。
第1个月:培养正面互动
母亲每天发现孩子的3个优点,用便利贴写下来贴在书桌旁,及时肯定孩子没有熬夜通宵的情况。同时,母亲开始听课学习,每天写《觉察日记》,反思自己的教育方式。
第2个月:解决具体问题
针对孩子因玩手机影响学习的问题,白老师建议母亲允许孩子带零食和手机去学校,但让老师在不经意的情况下查收手机。此外,还让舅舅帮忙送孩子上学,帮助他逐步适应学校生活。
第3个月:构建社会支持
母亲邀请孩子的初中同学一起玩,并参与家庭生意的运作。同时,母亲以各种理由(如疫情裁员、身体不适等)培养孩子的责任感和危机感。学校方面,母亲与班主任沟通,帮助孩子建立学习自信,参加篮球队,减轻作业负担。
结语
经过三个月的专业指导和家庭共同努力,这位曾经沉迷游戏、厌学逃课的高二学生,终于重新回到了校园生活。这个案例不仅展示了专业指导的重要性,也体现了家庭教育的智慧和力量。对于面临类似问题的家庭,这个案例提供了宝贵的参考和借鉴。
本文来源于心自由教育真实案例,为保护隐私,文中人物均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