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五指山热带雨林公园:生态保护与绿色发展的“双向奔赴”

创作时间:
2025-01-22 06:53:38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五指山热带雨林公园:生态保护与绿色发展的“双向奔赴”

海南长臂猿,这种全球最濒危的灵长类动物,正迎来新的生机。在五指山热带雨林公园,海南长臂猿的种群数量已从2019年的4群30只,增长至现在的7群42只。这一显著增长,是五指山热带雨林公园生态保护成效的生动写照。

01

科技赋能,打造“智慧雨林”

在五指山热带雨林公园,科技正为生态保护插上翅膀。护林员符惠全每次上山巡逻,都会使用巡护App记录所见所闻。这些信息会实时传输到“智慧雨林”大数据中心平台,为生态保护提供第一手资料。

除了地面巡护,空中也布满了“天眼”。在国家公园管理局的监控中心,一块硕大的LED显示屏实时播放着热带雨林的动态。这些画面由架设在栖息地的红外相机自动抓取、实时传送。通过这些“天眼”,海南长臂猿、海南坡鹿等珍稀动物的一举一动尽收眼底。

02

生态修复,重建绿色家园

在五指山热带雨林公园,生态修复工作如火如荼。针对海南长臂猿栖息地破碎化的问题,公园管理局实施了多项修复工程。在公路、河流等阻隔地带,28处绳索廊道已经建成,帮助海南长臂猿自由穿梭于不同栖息地之间。同时,4600多亩的栖息地得到修复,为海南长臂猿提供了更广阔的生活空间。

人工林改造也是生态修复的重要一环。公园启动了“天空地”一体化综合监测体系项目,通过信息化、智能化设备提升生态环境监测能力。目前,已完成22.89万亩人工林的处置工作,计划在未来10年内投资23亿元,对95.03万亩人工林进行改造。

03

生态移民,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在五指山热带雨林公园的核心保护区,一场生态移民搬迁正在悄然改变着当地人的生活。白沙黎族自治县新高峰村的村民们,从鹦哥岭腹地搬迁到了距离县城仅4公里的新址。每户村民分到了115平方米的二层小洋楼,人均拥有10亩橡胶林。

新高峰村党支部书记符志明说:“搬下来后,村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很多。过去人均收入一年才2000多元,现在一年2万多元。”除了橡胶产业,村民们还发展起了绿茶、食用菌等多元化收入来源。村里还成立了菌菇种植基地,吸纳村民务工,培养一技之长。

04

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海南样本”

五指山热带雨林公园的生态保护成效,不仅体现在海南长臂猿种群的增长上,更体现在生物多样性的全面提升。据统计,2019年以来,公园内共发现75种新物种,其中真菌53种、植物18种、动物4种。圆鼻巨蜥、中华穿山甲等曾一度消失的珍稀物种,也开始重现热带雨林。

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管理局总工程师周亚东表示:“这些新物种的发现,充分说明了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的生态保护工作卓有成效。未来,我们将继续加强科研监测,为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有力支撑。”

05

展望未来,打造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的“绿色明珠”

五指山热带雨林公园的生态保护工作,得到了海南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被确定为海南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12个先导性项目之一和建设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的标志性工程之首。

根据《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建设提升行动方案(2024—2026年)》,未来三年,公园将重点推进52项具体工作,包括海南长臂猿种群保护与恢复、生态廊道建设等。到2030年,公园将破解热带雨林碎片化问题,实现自然生态系统原真性和完整性保护。

五指山热带雨林公园的生态保护实践,不仅为海南的绿色发展注入了新动力,也为全球热带雨林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了宝贵经验。这片绿色明珠,正以更加璀璨的姿态展现在世人面前。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