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后肌肉酸痛怎么办?5种科学方法助你缓解
运动后肌肉酸痛怎么办?5种科学方法助你缓解
健身达人们,你们是否经常遇到大腿肌肉酸痛的情况呢?这可能是由于过度运动或肌肉拉伤引起的哦!别担心,这里有一份详细的指南教你如何应对大腿肌肉酸痛。从轻柔按摩到科学饮食,全方位为你解决困扰。快来分享你的健身经历吧,看看大家是如何克服这一难题的!
为什么会出现肌肉酸痛?
运动后的大腿肌肉酸痛,其实是一种常见的生理现象,被称为“延迟性肌肉酸痛”(DOMS)。很多人以为这种酸痛是由于乳酸堆积引起的,但科学研究发现,乳酸并不是罪魁祸首。
运动医学研究显示,这种酸痛其实是由于肌纤维的细微损伤和运动后的炎症反应引起的。当你进行高强度的运动时,肌肉纤维会发生细微的撕裂,这种损伤会引发炎症反应,从而导致疼痛。这种疼痛通常在运动后6-12小时开始,48-72小时达到峰值,然后逐渐减轻,5-7天后完全恢复。
这种肌肉“破裂”和大家平时理解的肌肉拉伤不一样,它是一种正常的身体反应,不需要特殊处理就能自愈。但这个疼吧,确实很影响生活,不仅爬楼梯上厕所不方便,也容易打击运动的积极性。别担心,接下来就为你提供几种科学有效的缓解方法。
如何缓解肌肉酸痛?
泡沫轴/筋膜球放松
大部分研究都认为泡沫轴/筋膜球放松可以改善运动后疼痛。目前一些理论发现,DOMS 这种剧烈疼痛也可能和筋膜层的痛觉敏感度更高有关,这也是筋膜放松变得有效的原因之一。
但使用泡沫轴/筋膜球并不是一个轻松活,若使用不当可能导致其他损伤的出现,如:泡沫轴放松大腿前侧需上肢撑起、核心轻微收紧,相当于在进行简易平板支撑,且若控制不佳可能导致腰部不适。如果能找个人帮忙那就最好啦,比如健身教练,记得运动完就要做哦。
拉伸
你是不是好奇为啥拉伸还能有 2 颗星?因为对于我们的肌肉和关节来说,拉伸还是有一些好处的,而且当它和按摩搭配时,效果确实不错哦。注意,不建议只进行静态拉伸(指固定一个动作维持的拉伸,比如我们常说的拉筋、压腿)。从肌肉微观角度,只做静态拉伸一定程度上可能会令某些紧张的结节被「栓」得更牢固。
推荐先用泡沫轴/筋膜球放松或被动按摩放松,然后再进行静态牵拉,这样能通过按压改善肌肉紧张情况、松解扳机点等,再进行静态牵拉改善肌肉延展性恢复长度。
热敷/冷敷
热敷或冷敷在运动损伤里是经常被运用到的手段,不过对于延迟性肌肉酸痛有多大效果,目前争议还是比较大的,什么时候用,多少温度合适,就变得很难实践。专业的比如运动员专用的液氮超低温冷疗舱有效,但咱也接触不到。
如果想试试,推荐运动 48 小时内可以冷水浴或冰敷;48 小时以后可以洗热水澡或热敷,怎么舒服怎么来,缓解下疲惫也是好的。对于容易腰痛或者运动后觉得腰背部紧张的朋友,可以考虑直接热敷或者小红外灯照一照,实测有效。
补充营养
既然 DOMS 源于肌肉受损,那适当补充蛋白质就很重要啦,它可是修复肌纤维的原料。另外,碳水化合物可以补充体内的糖原储备,缓解疲惫感。运动后,该吃吃该喝喝,千万别只惦记着那点消耗的热量了。
而如果是出汗量较大的运动,随汗液流失最多的是钠离子,补充一定电解质可以一定程度上降低代谢减慢和疲劳的程度。
轻度有氧运动
要是运动后第二天、第三天肌肉酸痛不太厉害,不妨来点轻度有氧运动,像快走、骑车。别小瞧这些,它们能化身 “快递员”,加速血液循环,把营养精准送到肌肉 “手里”,顺便捎走乳酸,只是强度得把控好,别又把肌肉折腾坏了。
如何预防肌肉酸痛?
循序渐进
延迟性肌肉酸痛的发生,和高强度的不习惯的运动形式有关。比如好久不运动了,突然去爬了个楼梯第二天就容易格外痛,要是过几天再爬会发现疼痛感没有第一次强了。简单来说,某些闲置的肌肉突然被频繁、高强度的使用,这些肌肉就「裂」了。
充分热身和拉伸
在运动前进行充分的热身,可以提高肌肉的温度和弹性,减少肌肉损伤的风险。运动后进行适当的拉伸,可以帮助肌肉恢复,减少酸痛感。
规律锻炼
规律的锻炼可以帮助肌肉适应运动的强度,减少酸痛的发生。避免“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运动方式,坚持每天进行适量的运动,可以帮助你保持良好的身体状态,减少肌肉酸痛的发生。
记住,肌肉酸痛是健身过程中的正常现象,不要因为害怕疼痛而放弃锻炼。科学对待肌肉酸痛,合理安排运动计划,才能让你的健身之路更加顺畅。同时,也要注意身体的信号,避免过度训练。祝你早日摆脱肌肉酸痛的困扰,享受运动带来的乐趣!